当前位置:扬帆学习网文档中心范文行政秘书规章制度安全现状评价实施细则

安全现状评价实施细则

浏览次数: 138次| 发布日期:09-06 21:14:35 | 规章制度
标签:公司规章制度,员工管理规章制度,http://www.yf1234.com 安全现状评价实施细则,

安全现状评价通常采用的定性、定量安全评价方法如下:

1)定性评价方法:

预先危险性分析;

安全检查表;

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

故障假设分析;

故障树分析;

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

风险矩阵法等。

2)定量安全评价方法:

道化学火灾、爆炸危险指数法;

蒙德火灾、爆炸危险指数法;

故障树分析;

事件树分析;

QRA定量评价;

安全一体化水平评价方法;

事故后果灾害评价等。

5.4安全管理现状评价

1)安全管理制度评价;

2)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评价;

3)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修改及演练计划。

5.5确定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

综合评价结果,提出相应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并按照安全风险程度的高低进行解决方案的排序,列出存在的事故隐患及整改紧迫程度,针对事故隐患提出改进措施及改善安全状态水平的建议。

5.6评价结论

根据评价结果明确指出生产经营单位当前的安全状态水平,提出安全可接受程度的意见。

5.7安全现状评价报告完成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依据安全评价报告编制事故隐患整改方案和实施计划,完成安全评价报告。生产经营单位与安全评价机构对安全评价报告的结论存在分歧的,应当将双方的意见连同安全评价报告一并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6安全现状评价报告主要内容

安全现状评价报告,建议参照如下所示的主要内容。不同行业在评价内容上有不同的侧重点,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部分调整或补充。

6.1前言

6.2目录

6.3评价项目概述

1)评价项目概况;

2)评价范围;

3)评价依据。

6.4评价程序和评价方法

1)评价程序;

2)评价方法。

6.5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工艺过程、物料、设备、管道、电气、仪表自动控制系统、水、电、汽、风、消防等公用工程系统、危险物品的储存方式、储存设施、辅助设施、周边防护距离及其他。 www.yf1234.com

6.6定性、定量化评价及计算

通过分析,对上述生产装置和辅助设施所涉及到的内容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后,运用定性、定量的安全评价方法进行定性化和定量化评价,确定危险程度和危险级别以及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和严重后果,为提出安全对策措施提供依据。

6.7事故原因分析与重大事故的模拟

1)重大事故原因分析;

2)重大事故概率分析;

    3)重大事故预测、模拟。

6.8对策措施与建议

6.9评价结论

7安全现状评价报告的要求

安全现状况评价报告的内容要详尽、具体,特别是对危险、有害因素的分析要准确,提出的事故隐患整改计划科学、合理、可行和有效。安全现状评价要由懂工艺和操作、仪表电气、消防以及安全工程的专家共同参与完成,评价组成员的专业能力应涵盖评价范围所涉及的专业内容。

安全现状评价报告应内容全面、重点突出、条理清楚、数据完整、取值合理、评价结论客观公正。

8安全现状评价报告附件

1)数据表格、平面图、流程图、控制图等安全评价过程中制作的图表文件;

2)评价方法的确定过程和评价方法介绍;

3)评价过程中专家意见;

4)评价机构和生产经营单位交换意见汇总表及反馈结果;

5)生产经营单位提供的原始数据资料目录及生产经营单位证明材料;

6)法定的检测检验报告。

9安全现状评价报告格式

安全现状评价报告格式一般包括:

1)封面(参见附录B)

2)安全评价机构资质证书影印件

3)著录项(参见附录C)

4)目录

5)编制说明

6)前言

7)正文

8)附件及附录

10.安全现状评价报告载体

安全现状评价报告一般采用纸质载体。为适应信息处理需要,安全现状评价报告可辅助采用电子载体形式。

上一页  [1] [2] 


安全现状评价实施细则

《安全现状评价实施细则》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