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基层军官学习宣讲材料》第一讲
编者的话: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结晶,是对毛泽东思想、邓**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思想的继承、丰富和发展,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面发展的指导方针,也是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根据军委和总政领导指示,为推动部队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帮助官兵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基本要求,牢固确立科学发展观在国
必须始终坚持经济发展满足人民需要。兼顾国家建设与人民生活,在经济发展和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基础上,重视社会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这也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积累的宝贵实践经验。这一正确的认识能不能在今后的发展实践中继续得到贯彻,关系到人民群众能不能更多地享受到发展的成果,关系到我们党能不能始终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科学发展观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保证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这就为我们党治国理政、富民安邦的执政理念赋予了新的内容,提出了新的要求。
必须大力推进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说明,实现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是促进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的关键。现在,制约我国经济平稳协调发展的体制性障碍还没有完全消除,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科学发展观把推进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作为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诸多矛盾和问题的必由之路。在转变经济体制方面,强调建立更加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方面,强调把调整经济结构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途径,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把节约资源能源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有效办法。这就为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地发展进一步明确了方向、任务和要求。
必须努力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经济工作的指导方针不能脱离国情、超越阶段、急于求成,任何时候都要坚持“三个必须”,也就是必须防止盲目追求高速度、高指标,建设规模要和国力相适应;必须处理好农轻重、积累与消费等重大比例关系,在结构优化、效益提高的基础上实现较快增长;必须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运行,避免大起大落。科学发展观运用这些成功的经验,开启新的发展实践,强调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为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提供了根本保证,无论对消除当前经济运行中的不健康、不稳定因素,还是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必须坚持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一起抓,也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一条重要实践经验。科学发展观在坚持促进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同时,又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四者统一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进程中。实践证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顺利实现,有了经济的增长、政治的发展、文化的进步还不够,还必须重视社会建设问题。如果一味追求经济增长,社会矛盾和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势必会制约经济、政治、文化的进一步发展。科学发展观强调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和发展战略更加科学、更加完善。
2.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世界各国发展经验教训的汲取借鉴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拉美一些国家走了一条经济社会畸形发展的道路。一段时间内经济增长较快,但贫富差距
科学发展观宣讲材料演讲稿(通用、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