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扬帆学习网文档中心范文公文写作企划方案绿色食品“151”发展计划项目可行性报告

绿色食品“151”发展计划项目可行性报告

浏览次数: 261次| 发布日期:10-05 21:38:23 | 企划方案
标签:企划方案模板,超市企划方案,http://www.yf1234.com 绿色食品“151”发展计划项目可行性报告,
   3.发展绿色食品是积极应对入世挑战,增加农产品出口创汇的重要举措。随着我国加入WTO,给我省农产品出口带来了机遇,同时也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当前,国际农产品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国际贸易中对农产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污染严重、质量差的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不断受到限制。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出于保护本国农业和市场利益及安全因素的考虑,加大了非关税壁垒的设置,以技术标准、动植物检疫、健康标准、食品标准、产品标识等一系列所谓的“绿色壁垒”,对农产品贸易的限制越来越大。去年下半年以来,我省出口的一些农产品如茶叶、蔬菜、海水产品、鲜香菇、蜂产品等,由于农药、兽药残留,重金属含量等技术指标超过外方的限制标准,被拒收、扣留、退货、索赔和终止合同的现象屡屡发生,部分传统大宗出口创汇商品被迫退出国际市场。因此,大力发展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类绿色食品,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档次,以绿色食品打破“绿色壁垒”,是积极应对入世挑战,增加我省农产品出口创汇的有力措施。
   4.发展绿色食品是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绿色食品生产强调“产品出自最佳环境”,也就把自然的环境和资源保护意识融入了生产者的经济行为之中。绿色食品通过产地大气、水质、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和综合评价,只有符合条件的产地环境才能开发绿色食品的要求。从事绿色食品开发的企业和农户对环境条件比较好的产地要珍惜和保护,对环境条件暂时达不到标准的产地要积极采取措施加以改善和提高。从而将“先污染,后治理”的被动式环境保护行为转变为主动式保护行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绿色食品通过监控生产过程,要求生产者严格遵循绿色食品生产操作的规程,合理使用肥料、兽药、农药等,从而防止生产过程中不合理的经济行为对资源的破坏和对环境的污染,并保证绿色食品最终的质量。
  四、项目主要内容
   浙江省绿色食品“151”发展计划,即建设一个中心:浙江省绿色食品展示交易中心;制定五项规程:五个绿色食品的地方性生产操作规程;制定一个规划:浙江省绿色食品区域发展规划。
  (一)绿色食品展示交易中心。
   建设浙江省绿色食品展示交易中心是构建浙江绿色食品市场体系的当务之急。绿色消费是世界性的潮流。我国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形势良好。浙江是全国的资源小省,经济大省。浙江农业必须走绿色食品产业的道路,浙江完全有能力、有条件成为全国发展绿色食品的先进省份。目前,浙江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尚处于相对滞后水平,迅速构建浙江省绿色食品市场体系,尽快形成绿色食品消费交易中心,是浙江发展绿色食品产业、迅速达到全国领先水平的关键。
   具体内容为建设常设的浙江省绿色食品展示交易厅,面积近1000平方米,常年开展绿色食品展示展销;在因特网上建立浙江省绿色食品展示交易中心网站。
   完成这二项建设内容,可实现实物展示展销与网络展示展销相结合,可常年展示浙江省绿色食品、浙江省绿色农产品、农业产业化经营成果和效益农业发展风貌,并吸引省外绿色食品进入市场,逐步形成幅射周边省市乃至面向国内国际的绿色食品市场。从全国而言,目前也只有哈尔滨等几个为数不多的城市建有绿色食品展示交易中心。省级绿色食品展示交易中心网站目前还无先例。建设浙江省绿色食品展示交易中心,将绿色食品的展示展销与绿色食品的发展培育有机结合,可迅速促进绿色食品市场的发展壮大,从而带动绿色食品生产基地的形成。可以认为,加快建设浙江省绿色食品展示交易中心,乃是构建浙江省绿色食品市场体系的当务之急。
  (二)制定五项绿色食品的地方性生产操作规程。
   技术标准体系是绿色食品管理工作的技术依据,是制度建设和保障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现行的绿色食品技术标准体系主要由三个层面构成:第一是通用性标准,第二是大类产品质量标准,第三是生产操作规程。根据农业部要求,今后农业部中绿中心主要负责通用性标准和大类产品质量标准的修订工作,报农业部颁布。地方性生产操作规程由省绿办负责修订工作,由地方主管部门颁布。因此必须抓紧抓好标准的制定工作,使我省绿色食品技术标准体系 尽快得到完善。20xx年先行试点修订5只绿色食品的生产操作规程。并组织成立“浙江省绿色食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充分发挥有关专家在标准的修订中的作用。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绿色食品“151”发展计划项目可行性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