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以点带面推进农村工作
坚持“突出重点、打造亮点、创新机制、塑造品牌”的思路,大力推进“一基两化”进程,200*年全区农业总产值达12.72亿元,同比增长5.3%,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169元,比去年增长298元。
(一)亮点打造成效显著。本着“拨燃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原则,20xx年下半年我区加大农业亮点的打造。一是凤垭山农业生态园地位不断提升。为了迎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到凤垭山视察,7、8月份我顶烈日、冒酷暑、早出晚归,带领相关部门同志在凤垭山上奋战近一个月布置现尝培训农民、制作展板,即使热得中暑也没有下火线休息;8月15日,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凤垭山并对其经营模式给予了充分肯定,要求我们将“凤垭山建成南充的旅游胜地”。我迅速组织农口部门研究,制定了凤垭山—木老—大树“大凤垭”城郊产业“金三角”规划;开展母本园接待中心、红树山庄、凤垭山茶楼、凤垭山庄改扩建工程,完成了凤垭山的亮化、美化和新建上山公路1500米,启动了凤木路建设;引进了獭兔养殖等项目,凤垭山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产业规模不断扩大、辐射带动不断增强。二是城郊畜牧亮点不断增多。引进生猪良繁和加工龙头企业天生集团,该公司在河西乡的养殖基地已经动工建设;加快大树桂花园畜牧园区建设,一年内引进5户业主并且全部投产;建成LY良繁母猪标准圈舍300余眼,引进了LY良繁母猪100余头;春晓养殖尝狮子坡蛋鸡养殖尝文峰肉牛养殖场等畜牧养殖亮点不断涌现。三是打造河西胡萝卜基地。多次亲临河西乡河滩地现场规划、督查,建成1万亩河西优质胡萝卜基地;与区招投标委员会协调,减少农业项目烦琐的招标程序,启动该地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目前,河西胡萝卜已进入销售季节,产品远销重庆、成都等地,产品订单不断、销售供不应求,仅此一项就可带动当地种植农户人均增收280元以上。
www.yf1234.com(二)农业生产形势喜人。面对严重的洪涝灾害,我率领农口部门同志深入乡镇检查灾情,组织群众抓住晴好天气抢收水稻;小春生产突出抓好“六个一”工程(即:以李渡为中心,沿国道212线建立1万亩小麦优质良种高产示范基地;以曲水为中心,在移山、羊口、大树等地建立1万亩优质豌胡豆基地;以李渡、龙岭、吉安为重点,建立1万亩油菜高产示范基地;以河西为中心,在羊口、李渡等乡镇沿江建立1万亩优质胡萝卜生产基地;依托天冠冬菜,建立10万亩优质冬菜种植基地;在木老、大树等乡镇建立1万亩优质饲料饲草种植基地),全年我区实现粮食总产56.8万吨,水果总产3.5万吨,蔬菜总产24.9万吨,分别较去年增产5.4%、7%、4%,全区粮经比例稳定在5.3:4.7。全区出栏生猪70万头、山羊48万只、肉牛0.7万头、肉兔80万只、家禽1000万羽,同比增长10%、8.7%、6.9%、5.4%、6.8%。
(三)龙头企业壮大增多。坚持“围绕农业办工业、办好工业带农业”的思路,优化15万亩红薯种植及淀粉初加工基地,在安平等乡镇建立高产优质高粱基地1万亩,在文峰、世阳等乡镇建立冬菜基地10万亩,为国基、凸酒、天冠冬菜等龙头企业迅速发展壮大提供了充足的原料。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原则,大力发展华亿鸽业协会、礼乐铜钢铺山羊协会、八角山羊协会等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努力增强农业产业发展后劲。
(四)基础建设不断改善。依托退耕还林和中低产田土改造等项目,不断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完成嘉陵江防洪堤一期工程建设,实现总投资1000万元;总投资540万元的花园水库整治项目已开工建设;全区全年扩建山平塘21处、蓄水池190口、水窖60处、石河堰19处、渠道17公里,整治病险水库6座、塘堰126处,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4平方公里,新增灌面0.65万亩,新打机井15眼,解决人饮0.3万人;抓好林业三大工程建设,顺利通过国家和省市级验收;全年完成通乡、通村公路建设100公里;努力抓好了河西乡同心村、吉安镇吉安村、大观乡旧舍沟村等14个扶贫重点村建设。
区委副书记述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