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合作探究阶段:针对重点任务,教师以多种形式进行安排、分配,小组内合作探究,达成共识。
3、展示提升阶段:各小组展示组内合作探究阶段的学习成果,其他小组进行纠正、补充、质疑、点评,进行知识的迁移和拓展延伸。
4、检测反馈阶段:反思和校正,以练习、问答、回想、小结等多种形式进行回归性检测,注重突出“弱势群体”,反馈学生知识掌握情况。
“六步”分别是:
1、预习引导,明确目标: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学案中的目标,进行预习引导。
2、自主预习,组内交流:学生自主预习,交流预习情况,完成基础性知识,初步落实目标。
3、分配任务,合作探究:教师将重点任务以多种形式平均分配到小组,小组内合作探究,达成共识。
4、展示质疑,拓展提升:各小组根据合作探究情况,用多种形式对本组合作探究的成果在班上进行展示,其他组进行补充、点评、质疑。教师起好牵引鼓励和点拨作用。
5、穿插练习,全面巩固:各小组结合本组展示情况,对本组未能展示的学习任务进行巩固练习。
6、达标检测,反馈校正:学生完成学案中的检测反馈内容,检查对学习任务的掌握情况,教师及时获取反馈信息并进行补救。
四、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10月15日-----11月15日)
1、确定基地校
2、调研“学案课堂”,确定作课教师
第二阶段(12月1日----12月10日)
1、推出“学案导学”研讨课
2、学案设计研讨
第三阶段(20xx年2月20日---3月20日)
各校制订实施方案并从起始年级开始试验
五、保障措施
1、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认真学习有关理论,深入研究推行措施,及时了解掌握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努力做好跟踪指导和服务工作,确保教学工作的高效开展。
2、强化教研,整体推进。各级教研部门要组织好骨干教师培训,使他们了解精神实质,掌握方法步骤,把握操作要领,尽快建立高效运转的教学模式。各单位要注意发现典型,及时总结推广经验,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带动作用。
3、加强监督,落实评价。“学案导学、交流展示、释疑点拨、巩固提升”是初中教学工作的重要着力点,也是各级教学管理部门督查的重点。县局要对该项工作进行严格检查落实,要将结果纳入年度综合评价。
“学案导学、交流展示、释疑点拨、巩固提升”课堂教学模式在全国各地推行实施以来,已经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教学效益,教师的专业发展得到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各种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课堂教学效率得到很大限度的提高;但是,这种课堂教学模式对我们来说毕竟是一个新生事物,我们在使用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很多问题,如:大班化的课堂如何面向全体学生、“学案导学、交流展示、释疑点拨、巩固提升”课堂教学模式如何与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有机结合、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的时间合理分配与掌握等等,这些问题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实施与实验中不断研究与探索,努力使这种课堂教学模式更加科学、规范,真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断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最大限度的提高教学质量。
推行“学案导学、交流展示、释疑点拨、巩固提升”教学模式的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