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扬帆学习网文档中心范文工作总结学生总结大学生求职时遭遇“试用陷阱”尚难维权

大学生求职时遭遇“试用陷阱”尚难维权

浏览次数: 324次| 发布日期:01-17 14:32:08 | 学生总结
标签:学生个人总结,中学学生总结,http://www.yf1234.com 大学生求职时遭遇“试用陷阱”尚难维权,
  当毕业生求职遭遇类似的试用陷阱时,他们应该怎样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记者采访了有关部门。

  杭州市人事局分管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服务的魏主任告诉记者,毕业生在维权时还有相当的难度。

  魏主任认为,从企业方来说,短期的经济利益固然重要,但利用试用圈套节省人力资本并不能使企业得到长远的发展。人员的不稳定、试用者水平的良莠不齐,这些都会影响企业业务的正常进行。因此,这样的情况对于企业自身也会有不利的一面。

  而对于毕业生该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这一问题,魏主任认为毕业生只有与企业已经签定劳动合同,形成实际劳动关系后,才能按照国家《劳动法》有关政策维权。由于目前还没有关于毕业生“就业协议书”使用办法之类明确的政策法规,“就业协议书”法律约束力尚无明确范围,而双向选择中,单位也有选择的权利,求职者无法抓住单位的把柄,因此,当求职者掉入某些用人单位的“试用”陷阱时,很难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求职者对“试用”应多留心眼

  毕业生求职时如何才能尽可能地避免掉入“试用陷阱”,魏主任提醒应届毕业生:要提防掉进个别企业的“试用”陷阱,主要还是要靠他们自己在求职过程中多留心眼。一、要对自己所应聘的企业有所了解,例如了解企业成立的时间,大致规模,以及用人制度上是否规范。二、对企业所提供的“试用”或者“实习”机会,一定要区分清楚自己获得的究竟是实习机会还是试用机会。三、对于某些企业的口头“试用”,尤其要当心,尽量把与用人单位的“口头协议”形成文字内容写进就业协议,这样在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才有依据。

  就算进入企业开始无协议试用,也要多留个心眼,观察一下企业里面的员工是否已经签约,或者打听一下“试用”自己的企业近年来是否有招收过应届毕业生,如果发现周围的工作人员都是临时工或者有其他疑问的时候,最好及早从企业脱身,避免更长时间地陷入陷阱。切忌求职心切,一不小心,掉进“试用”陷阱被廉价利用,还错过了找工作的最佳时机。





上一页  [1] [2] [3] [4] 

上一页  [1] [2] [3] 


大学生求职时遭遇“试用陷阱”尚难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