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扬帆学习网文章频道健康知识饮食健康剖析汤羹嫩缔

剖析汤羹嫩缔

浏览次数: 297次| 发布日期:09-07 20:53:58 | 饮食健康
标签:饮食健康知识,饮食健康小常识,http://www.yf1234.com 剖析汤羹嫩缔,
  制好茸后要用细网筛过滤,一是去掉其中夹杂的筋络,再者是确保肉茸的精细程度。
  
  三、调糊
  
  调糊是此菜成败的关键环节,调制时要注意以下环节:
  1.掌握好各种原料的比例。
  各种原料的比例十分重要,关系到菜肴的成败。以鸡糊为例,各种原料的用量为:鸡茸150 g,鸡蛋清3只,精盐3 g ,湿淀粉20 g,鸡清汤350 g,化猪油75 g,葱姜汁20 g,不可随意增减。如果鸡清汤加入过少,成菜口感就会较硬,达不到软糯细嫩的效果;如果加入过多,菜肴不会凝结成型,易造成失败。如果湿淀粉加入过少,菜肴会凝结不佳,导致失败;如果加入过多,会使菜肴受热失去弹性,口感老硬。如果化猪油加入过少,菜肴就会口感粗糙不润滑;如果加入过多,会造成菜肴口感油腻,甚至散碎不成形。
  2.掌握好调制方法。
  第一步,肌茸中分次加入鸡清汤,将肌茸充分调散,再加入葱姜汁、料酒搅拌均匀。第二步,将精盐加入肌茸搅散至溶解均匀。加盐的目的是增加蛋白质的水化作用,促进蛋白质吸水。盐的量要适中,过少,肌球蛋白和肌动蛋白溶出量不多,吸水量不多;过多,会引起脱水现象,使肌茸持水性能降低产生变性而使蛋白质性状被破坏,肌茸会变咸变硬。调制时切记不可用力搅拌,将盐与肌茸充分混合即可;如果用力搅拌就会使肌肉纤维形成新的网状结构,将水包入其中形成劲力很大的凝胶体,导致肌茸由稀变稠,很快上劲。第三步,肌茸调好后再适量加入鸡蛋清、化猪油及湿淀粉搅拌均匀。加入鸡蛋清可使菜肴更有嫩度。鸡蛋清要搅打均匀,但不能使其产生泡沫,否则鸡蛋清在菜肴制作中易形成块状或泡沫状,影响菜肴的质感;鸡蛋清具有膨胀性,不可加多,加多了在菜肴加热时会使其口感空松。加入化猪油可使菜肴变得滑嫩明亮;但不可过多,油脂加多了容易导致菜肴散碎,口感油腻。加入湿淀粉可增加菜肴的可塑性,利于成型;但用量要适量,过少菜肴的黏性不够,过多则菜肴发硬,色泽不白。
  
  四、烹制成菜
  
  (一)汤羹类菜肴一般都是色泽洁白的,烹制前一定要先将锅清洗干净,然后上火烧热,用冷油滑锅,反复多次将锅滑透,避免粘锅;否则,在烹制时原料极易粘锅,影响菜肴质量。
  (二)将炒锅上火烧热,留底油,加入鸡清汤200 g,烧沸后将生肌糊徐徐倒入,边倒边用手勺搅直至黏稠,黏稠后加入熟猪油继续搅动,待油全部溶入糊即可。
  肌糊的炒制是生肌糊在热的作用下形成菜肴的过程,因此火候的使用及炒制的方法对菜肴的形成有直接的影响。制作时要注意:
  1.刚开始倒入鸡清汤时火要旺,锅内的汤要烧沸;如果生肌糊下锅时鸡汤不能达到一定的温度,就会导致肌糊在锅内的时间过长,肌糊则会越搅越稀,不能凝结。
  2.鸡清汤烧沸后要转成中小火,这时才能将肌糊徐徐倒入,并边倒边用手勺顺一个方向搅动,动作要轻柔,使肌茸受热均匀,凝结成半固体状态即可;不要来回搅动和太多地翻动,这样会造成肌糊稀化或凝结效果不良。
  3.加热时火力不可过大或过小,火力过大会造成成熟不匀;火力过小会影响淀粉的糊化,造成凝结效果不好,使菜肴散烂或不成熟。
  4.肌糊在炒制过程中,等到肌糊凝结时才能加入熟猪油,然后继续加热并要充分搅拌,使它全部溶进菜肴中,否则装盘后油和菜肴分离渗出而影响菜肴的质量。
  

上一页  [1] [2] 


剖析汤羹嫩缔

《剖析汤羹嫩缔》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