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扬帆学习网文章频道免费教案语文教案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小学四年级语文《少年聂耳》教案

小学四年级语文《少年聂耳》教案

浏览次数: 164次| 发布日期:09-07 18:05:22 |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标签:人教版四年级语文教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http://www.yf1234.com 小学四年级语文《少年聂耳》教案,
  (2》结合(作业本)第6题的第(2)题,划出写聂耳勤奋地学吹笛子的句子,说说哪些词语特别能反映他的这种勤奋精神。讨论小结:“从此”指木匠师傅答应聂耳的恳求,同意教他吹笛子这一天。“天天”学吹可同第2自然段聂耳“常常”去听笛子相比较,说明聂耳已把学吹笛子当作每天必做的事了。
  2.指导学习第4自然段。
  (1)聂耳爱玩吗?从哪儿看出来?为什么他不去“攀登龙门”?讨论小结:从与哥哥一起到“西山游玩”可看出聂耳也与其他小孩子一样爱玩,很喜欢风景名胜。但他更爱音乐,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包括游玩中的点滴时间学吹笛子。
  (2)简介昆明西山及滇池风景名胜。
  (3)指导朗读第2句话的转折语气,理解“却”字的转折意思。
  (4)结合(作业本)第7题,口头概括本段的主要意思。提示学生可用“谁——聂耳”“干什么——不游龙门,而去学吹笛子”来概括。
  3.完成<作业本)第2、4、6题。
  第2题,参考答案:
  调tiáo(调皮)乐lè(快乐)觉jué(觉察)教jiāo(教书)
  调diào(小调)乐yuè(音乐)觉jiào(睡觉)教jiào(教师)
               第3教时
  (一)教学目标
  1.能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2.理解第5自然段的内容,能概括这一段的主要意思。
  3.能背诵课文。
  4.知道聂耳之所以成为“杰出的音乐家”是和他“少年时代就非常喜欢音乐”密切相关的,懂得勤学苦练是事业有成的重
  要原因。
  (二)教学过程

  1.指导学习第5自然段。
  (1)第1、2句之间,为什么用“可是”来连接?(太阳西沉,天暗了,下雨了,本该回家了,但聂耳对音乐的沉醉,使他忘记了时间,忘记了在什么地方。)第2句又为什么在“一点儿也没有觉察到”前面,要加上“似乎”一诃呢?(不是真的没有觉察,而是他吹笛子吹得太专注、太投入了,根本不把这“米粒大的雨点”当回事。)哥哥为什么不叫他回去,反而替他撑伞呢?(因为哥哥从平时得知,每当弟弟吹笛子的时候,是谁也阻止不了的,非得让他“尽情吹奏”不可。)
  (2)读第4句话,想想说说:聂耳是站在什么位置上吹笛子的?怀着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在吹笛子?你是从哪些词语中看出来的?讨论小结:是怀着对家乡的‘湖光山色”深深的爱恋在吹笛子的。这可从“迎着、点点归帆、美妙、赞美”等词语中看出。理解“归帆”:归,返回,指返回的船只;“湖光山色”:湖山的美丽景色。

小学四年级语文《少年聂耳》教案由教案吧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www.yf1234.com
www.yf1234.com   (3)结合作业本第7题,口头概括该段的主要意思。可引导学生得出:“谁——聂耳”,“干什么——不顾天暗下雨,用美妙的笛声赞美家乡的湖光山色。
  2.总结课文。
  (1)结合课后第1题,说说从哪些语句,哪些地方看出聂耳少年时代就喜欢音乐。<可提示学生从概括写他少年时代就喜欢音乐的语句,以及“听吹笛子”、“学吹笛子”、“不游龙门,学练笛子”、“用笛声赞美家乡”等方面的语句去概括。
  (2)聂耳少年时代喜欢音乐与成为“杰出的音乐家”有什么关系?讨论小结:正因为聂耳少年时代就喜欢音乐,能不失时机求教音乐能人,能勤学苦练,为长大以后的学习与创作打下扎实的基础,为成为“杰出的音乐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所以两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现在在学习文化基础知识,要勤学苦练,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以后掌握更多的本领,更好地为祖国服务打下坚实的基础。
  3.指导背诵课文。
  在熟读的基础上,要求分小组分自然段当堂背诵。先让各组学生自选背诵主导词,再同桌对背,最后指名背诵并评议订正。
  4.完成(作业本)第3题,选做第7题。

小学四年级语文《少年聂耳》教案由教案吧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www.yf1234.com

上一页  [1] [2] 


小学四年级语文《少年聂耳》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