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养花》

浏览次数: 302次| 发布日期:09-07 18:23:22 |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标签:人教版六年级语文教案,苏教版六年级语文教案,http://www.yf1234.com 3《养花》,
    讨论,口头造句:学生互平互议。学习三四自然段1指名读课文,
    思考:
   ①第三自然短与第一、二自然段是怎样紧密连接起来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②作者是怎样养花的?从中得到了什么乐趣?
   ③“如此循环……胜于吃药”指的是什么?
   ④“多么有意思呀!”“这多么有意思呀!”这两句分别是对什么来讲的?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分小组讨论汇报,明确:
   1)第三自然段开头用“不过”一词承接上文,然后用“尽管花草自己会奋斗,我若是置之不理,任其自生自灭,大半还是会死的。”一句进一步加以补充说明,这个承上启下的转折句,使上下文紧密的连接起来。
   2)作者天天照管花草像好朋友似的关切(好朋友——关切)它们;浇浇这颗,搬搬那盆;天气突变时抢救花草。养花能增长知识,从获取知识中得到乐趣;养花要付出辛勤的劳动,从劳动中获得乐趣。
   3)作者有腿病,不利于行和久座,于是写一会儿就到院子里去看看,浇浇这颗,搬搬那盆,然后再写一会儿,然后再出去。如此循环,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得到适当的调节,胜于吃药。
   4)“多么有意思呀!”是指“摸着门道,花草养活了,而且三年五载老活着。”“这多么有意思呀!”是指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有益身心,天气突变,抢救花草,付出辛勤的劳动。这两句话表达了作者爱花的思想感情。
  2.齐读课问后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指导造句:要是……就……读原句:要是赶上狂风暴雨或天气突变,就得全家动员抢救花草,十分紧张。
    了解:这是一个假设关系的复句。假设遇到这种情况就会产生那种结果。学生讨论,口头造句评议。
  4.练习背诵第四自然段。学习课文安排材料的方法。
   (1)第七自然段与第二至六自然段有什么关系?与第一自然段有什么关系?在全文起什么作用?
   (2)明确:第七自然段与第二至六自然段是分总关系。与第一自然段前后照应。在全文中起了总结、点名中心的作用。全文层次清楚,句与句段与段之间逻辑性强。过渡自然而巧妙,语言间洁、准确。开头讲“把养花当成一种乐趣。”接着从不同方面讲述养花的乐趣,最后概括起来总述,点名中心。全文条例十分清楚。
   (3)总结全文课文是怎样有条理地讲述“我”养花的乐趣的?
    ①总起,养花的目的。当作一种乐趣。
    ②养什么花。好种易活的花。
    ③养花要摸门道。增长知识。
    ④养花要付出辛苦。有益身心。
    ⑤养花使人喜悦。夸、赏、赠。
    ⑥养花使人伤心。几天没有笑容。
    ⑦养花的乐趣。总结。有……有……既……又……
  总结全文
   1.读中心句。
   2.概括中心:本文抒发了作者,爱花、爱养花、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作业:
   1.复习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背诵四、五、六、七自然段。
   4.完成练习册。
3《养花》由教案吧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www.yf1234.com

上一页  [1] [2] 


3《养花》

《3《养花》》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