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扬帆学习网文章频道免费教案语文教案七年级语文教案《寓言四则》教学设计3

《寓言四则》教学设计3

浏览次数: 733次| 发布日期:09-07 18:28:27 | 七年级语文教案
标签: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教案,http://www.yf1234.com 《寓言四则》教学设计3,

一、导语

昨天,我们学的是古希腊的寓言,今天,我们来学习中国古代寓言两则。中国古代有许多这样的寓言,它们就像珍珠一样散布在古代思想家的作品中,它们作为论据来阐明事理,非常具有说服力。如:《智子疑邻》选自《韩非子》。《塞翁失马》选自《淮南子》。

三、疏通课文

1、学生朗读,自主探究。

2、四人小组相互交流探究。

3、小组提出无法解决的字词,全班讨论。然后教师打出课件,学生解释加点的字。

联系上下文,解释加点的词。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  不筑,必将有盗  暮而果大亡其财  其家甚智其子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  马无故亡而人胡  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

居数月  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家富良马    其子好骑    堕而折其髀

胡人大入塞    死者十九    此独以跛之故

这个环节一定要落实,这些加点词语中有的属于古今异义,有的属于一词多义,有的属于词类活用,不需要给学生分类,但一定要求学生结合上下文把意思讲对,这也是为了帮助学生积累文言词语,为以后学习文言文打基础。

四、复述故事情节

在读懂的基础上,让学生复述,加深理解。

五、多角度归纳寓意

1、先引导学生读课本204页钱钟书伊索寓言新解,鼓励学生多角度、有创意地发表见解。

《智子疑邻》

积极方面:听意见只应听正确的,而不要看这意见是什么人提出,对人不能持偏见。

消极方面:要注意自己与听话者的关系,如果关系疏远,即便说的意见正确,效果也不见得好。

《塞翁失马》

这位失马的塞翁,不以众人之“吊”为忧,不以众人之“贺”为喜,在复杂的现实面前,沉着冷静,方寸不乱,既看到了“祸福同门,利害相邻”,也看到了“祸福相转而相生”,充分地体现了道家“淡泊无为,蹈虚守静”的心态。这种祸福相依、利害相伴、且能“转而相生”的观点是符合辩证法的。但这种随缘自适、随遇而安的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及相对主义观点,否定了衡量事物的客观标准,是不够科学的。同时,文末以“丁壮者……死者十九”来反衬塞翁之子以跛独存,格调也较低。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寓言四则》教学设计3

《《寓言四则》教学设计3》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