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人教版高一语文教案,高一语文教案免费下载,http://www.yf1234.com
苏教版语文高一年级《泌园春_长沙》教学设计之四,
总的说来,这些意象,或广博,或宏伟,或雄峻,竞相向上、生机勃勃、气势磅礴,与毛泽东积极向上,昂扬奋进的立意契合。以壮景抒豪情!
4、上阕最后三句以“大地”为意象,写出其“苍茫”、“寥廓”、 “沉浮”的特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诗人发出了谁来主宰这沉浮未定的寥廓大地(即世界)的追问,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怀和改造旧中国的豪情。
(二)简析下阕
1、上阕末句提出了“谁主沉浮”的问题,下阕哪些内容作了回答?
恰同学少年……挥斥方遒
2、注意“峥嵘”、“风华”、“意气”、“挥斥”、“方遒”、“激扬文字”、“遏”等词的语境意义,理解“指点江山”、“万户侯”的借代手法和“粪土”的名词意动用法。
3、词的下阕中所回忆的往昔生活,突出了什么人的活动?表现了他们怎样的精神?
突出了包括诗人在内的年轻革命者奋发向上、敢作敢为的精神,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生气勃勃的“少年学子图”,间接回答了“谁主沉浮”的问题。
五、品评鉴赏
1、毛泽东的“独立寒秋”
柳宗元的“独钓寒江”
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唐·柳宗元《江雪》)
《江雪》是柳宗元政治革新失败后,被贬永州,身处逆境时写,表露了诗人与恶势力绝不妥协的心志。“独立寒秋”和“独钓寒江”意境相似,然而封建士大夫与革命伟人的胸襟境界又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2、毛泽东的“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杜 牧的“霜叶红于二月花” [附: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唐·杜牧《山行》)]
二者有异曲同工之妙,都着力写出了枫林的火红,开朗的意境。把秋景写得极富生命力。杜牧的《山行》是优美的写景诗,抒发了作者热爱美好景物的感情;毛泽东的“万山红遍”则暗喻革命形势蓬勃发展。
3、比较阅读:《沁园春·长沙》与《天净沙·秋思》在写景上有什么异同?(意象 写景顺序 思想感情 写作手法)
《沁园春·长沙》 物大、量多,色彩绚丽 由远而近,由静而动,由仰视到俯视 开朗昂扬、积极进取,热爱自然,赞美生命,寄托了革命豪情 寓情于景(借景抒情)、对比、对仗
《天净沙·秋思》 物小、量少、色彩黯淡 由近及远,侧重静态 清冷凄凉、孤独无依,对亲人的无尽思念 情景交融、排句
王国维:一切景语皆情语。
4、对于秋天,不同人有着不同的看法与感受:(幻灯片一)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忧国伤己)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清静无为)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少年壮志)
自古言秋多寂寥,我自言秋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九霄。(老而弥坚)
5、古人笔下秋景多萧杀悲凉、清冷惨淡,而毛泽东笔下的秋景为何如此绚烂多彩,充满生机?
毛泽东是叱咤风云的一代伟人,胸怀大志的政治家。他有博大的胸襟,崇高的风范,奋发向上永不消沉的乐观性格,不同于那些多愁善感的纤弱的文人,所以他的诗词充满豪情壮志,笔下的秋景也绚烂多彩,充满生机。
六、想象能力训练
雨果说:“想象是人类思维中最美丽的花朵。”下面让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将诗人所描绘的绚丽多彩的秋色图,由文字变成形象的画面,在“大脑荧屏”上放映出来,分四步:
1、 勾勒形态:将群山、层林、江水、船只、雄鹰、游鱼……的轮廓勾勒出来;
2、 染上颜色:把黑白荧屏变为彩色荧屏,火红的枫林,蓝天碧水……
苏教版语文高一年级《泌园春_长沙》教学设计之四
苏教版语文高一年级《泌园春_长沙》教学设计之四
浏览次数: 473次|
发布日期:10-05 21:45:56 | 高一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