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人教版高二语文教案,高二语文选修教案,高中语文教案,http://www.yf1234.com
冯谖客孟尝君,
二、复习故事情节,理解其连贯、环环相扣的特点。
(一)写冯谖的“无好”“无能”贪而不知足,伏下一笔,引起正文
(1—2)
(二)写冯谖为孟尝君营造三窟(焚券市义,请复相位,请立宗庙)从正面表现冯谖才能。(3—8)
(三)总结冯谖对孟尝君的功绩。(9)
三、学生质疑、讨论、解决。
四、 小结。
五、作业:练习册中已学部分。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理解本文刻画人物欲扬先抑的写法。
2、引导学生了解战国时代养士用士的历史风貌。
3、通过练习训练巩固所学知识。
二、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理解本文刻画人物欲扬先抑的写法。
2、通过练习训练巩固所学知识。
三、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了解战国时代养士用士的历史风貌。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
二)思考下面几个问题:
1、冯谖是一个怎样的人?
冯谖是战国时期“士”中比较杰出的一位。他在政治上有远见卓识,知道民心的重要,他能利用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见机行事提出正确的谋略,使孟尝君安于相位。
但是,冯谖毕竟是一个封建策士,他信奉“士为知已者死”的信箱,忠于个人,只是为封建贵族的个人利益出谋划策。这一点局限性我们应当正确认识。
2、作者是怎样刻画冯谖这个人物形象的?
(1)采用欲扬先抑、欲露先隐的写法
作者表现冯谖的才能识见,并不是用单刀直入一开始就使其锋芒毕露的方法,而是采取有意蓄势然后跃出,给读者造成悬念。先写冯谖的“无能”,并以孟尝君、门客、侍从、荐者对他的轻蔑讥讽着力渲染。随着营造“三窟”的渐次展现,他的才能崭露头角,寄食门下之初的无能的形象及他佯装的俗态截然一变,使这个大智若愚的人物形象更具爆发力。
(2)因事显人,事由人发、人物形象与事件内容同步展现的写法。P188
五:完成课后问题:P125T1、2、3
完成练习册上习题
六:小结
冯谖客孟尝君由教案吧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www.yf1234.com
冯谖客孟尝君
冯谖客孟尝君
浏览次数: 798次|
发布日期:09-07 18:54:26 | 高二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