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扬帆学习网文章频道免费教案语文教案高二语文教案王维诗四首教学实录

王维诗四首教学实录

浏览次数: 288次| 发布日期:09-07 18:55:08 | 高二语文教案
标签:人教版高二语文教案,高二语文选修教案,高中语文教案,http://www.yf1234.com 王维诗四首教学实录,
    生1:《积雨辋川庄作》一诗中的形象有:积雨,空林,烟火,藜,黍,东菑,水田,白鹭,夏木,黄鹂,山,诗人,朝槿,松,露葵,野老,人,席,海鸥。
    生2:我认为不是“藜”、“黍”,而是蒸藜炊黍的农妇;“东菑”应是指到东菑劳作的农夫。
    师:从同学们的分析中,可归纳出《积雨辋川庄作》中的形象既有塑造的人物形象——早炊的农妇,劳作的农夫,又有诗人自己,更多的则是景物。那么尾联“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应怎么看呢?
    生3:我认为是是用典,虚写抒情主人公。
    师:非常好,下面我们来看看第二组同学在《辛夷坞》一诗中找到的形象。
    生4:《辛夷坞》中的形象有:辛夷花,涧户。
    生5:我认为只说“涧户”太简单了,应该有山花,春草,小溪。
    师:富有想像力,象中有象,“涧户”中所包含的形象可还有不少啊。下面,我们来看看第三组同学在《送沈子福归江东》一诗中找到的形象。
    生6:《送沈子福归江东》一诗中的形象有:杨柳,渡头,行客,罟师,船桨,春色,诗人,沈子福。
    师:“诗人”和“沈子福”这两个形象由何处看出?
    生7:我认为由“相思”和“君”看出。
    生8:我认为也可由诗题“送沈子福归江东”看出。
    师:思维敏捷。下面我们来看看第四组同学在《观猎》一诗中找到的形象。
    生9:《观猎》一诗中的形象有:风声、角弓声、将军、猎物、渭城、枯草、鹰、雪、马、新丰市、细柳营、射雕处、千里暮云。
    学生10:我认为由标题《观猎》可知,还有诗人自己。
    师:非常好,《王维诗四首》中的形象,除《辛夷坞》一诗只有自然之景外,都包括自然之景、社会之物和人物。(一边放映Powerpoint一边口述)不过诗中的“景”或“物”(包括人)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景物,它们往往承载着诗人强烈的主观色彩,蕴含着丰富的意旨,寄托着诗人复杂的情感,暗示着深刻的哲理,其客观之“象”与主观之“意”共同构成了极富美感的“形象”。因此,诗中的形象又称为意象。(一边放映Powerpoint一边口述)而一系列相关意象的组合,就构成具有特定意义的意境(壮阔、开阔、深邃、深远、幽远、高远、闲适恬静、清幽、清新、自然、幽美、淡雅、安谧、平和、凄凉、迷离、朦胧等),诗人借此来渲染烘托自己的思想感情。
    师: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下那由客观之“象”与主观之“意”共同构成的极富美感的“形象”。钥匙有两把,我们先拿起第一把——(一边放映Powerpoint一边口述)透过形象本身,领悟“象”中之意:①诗人常常通过一系列相关意象的组合,构成具有特定意义的意境,借此来渲染烘托诗人的思想感情。②通过塑造人物形象或事物表“意”,特别是赋予事物以人格化,即以象征性的形象描写来曲折地表现诗人的品格节操或思想感情。这样的形象有:蝉、鹰、雁、松、梅、竹、马等。古典诗歌中的形象,都包孕着诗人的思想,倾注着诗人的感情。鉴赏诗歌的形象,就要善于把握形象的主要特征,进而领悟诗人的思想感情,如:雁(形象)是候鸟,春秋迁徙,秋天,大雁仿佛在奋力飞回故巢(基本特征)这种景象每每牵动游子的思乡之情。因此诗人常常借雁抒情,寄寓自己浓浓的乡愁(感情意旨)——20xx年春季高考题。再如:王冕的诗歌《墨梅》,“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表面上是写画中梅花的高洁、清秀、淡雅、素朴,其实是借梅花这一形象来抒发作者不向世俗献媚的坚贞、纯洁的操守。因此,鉴赏诗歌的形象,就是要抓住诗歌中塑造的主要形象,分析其所构筑的意境特征或比喻、象征意义,透过形象本身,去领悟形象中所蕴含的东西——即诗人的思想感情和人生哲理。下面我们就来领悟领悟《王维诗四首》中的象中之“意”。(要求:全班四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每组各负责一首,可独立思考,也可小组讨论,时间2分钟)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王维诗四首教学实录

《王维诗四首教学实录》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