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人教版高二语文教案,高二语文选修教案,高中语文教案,http://www.yf1234.com
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咽喉,
16、叶圣陶指导儿女们写作有什么特点?他对儿女们的作文又是从哪些方面评议的?请结合原文概括回答。(6分)
17、和朱自清见面,叶圣陶为什么会感到“格外高兴”?他们谈心时为什么能达到“随意之极致”?请简要分析。(6分)
18、叶圣陶晚年曾用“得失塞翁马,襟怀孺子牛”来自勉。依据传记内容,探究文中哪一方面已经体现了叶圣陶的“孺子牛”襟怀。请简要论述。(8分)
针对这些题型设计,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进行学习:
? 1、阅读全文,概括人物事迹。
? 2、概括人物品质特征。
? 3、思考人物品质给人的启迪。
? 4、个性化解读人物品质,并拓展延伸。
带着以上方法和思路,我们进入文章阅读。
三、进入文本学习
(一) 作者罗曼.罗兰的基本情况见课后的P85的“有关资料”。
首先看一下作者罗曼.罗兰,关于他的情况在课后的“有关资料”里已作了具体的介绍,大家课后自己看一下,并把一些关键句子划下来。
前面我们同学说过贝多芬是一个聋人,我们都知道,作为一个作曲家,拥有灵动的双手、聪慧的眼睛和敏锐的听力是最为重要的,一但缺失其中任何一项,就意味着你与这个事业无缘,但贝多芬打破了这种定论,成为了世界着名的音乐家。那么,他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呢,他是怎样战胜那些降临到他身上的苦难呢?下面我们一起来揭开这些秘密。
这篇人物传记,篇幅很长,在完全没有预习的情况下,考验我们同学能力的严峻时刻已经来临,大家要在最短的时间里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一些基本的预习任务:A、给每一自然段标上数字;B、给这些段落划分层次结构;C、概括人物事迹。同学们有没有信心接受考验?(生:有)
(二)摘取文本材料信息(概括人物事迹)
1、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教师指导划分层次结构。
提示:人物传记的写法一般是介绍人物的童年、少年、青年、中年及老年的成长经历(包括生活、工作和学习),末尾一般评论人物的功绩成败。我们可以从时间入手,从事件入手,抓住主人公在各个时期的不同经历对我们的划分会有所帮助。
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大家所划分的跟老师的是否相同:(投影)
全文共70小节,评述传主经历大致可分为五部分:(学生概括)
1、(1—4) 1770年—1788年贝多芬童年及家境生活的最初20年。
2、(5—24) 1789年—1809年贝多芬的大学、爱情生活及其创作。
3、(25—33) 1810年—1815年贝多芬与歌德的交往及第七、第八交响曲创作时期。
4、(34—66) 1816年—1827年贝多芬最悲惨的时期及其第九交响曲等创作。
5、(67—70) 作者的诗意化评价。
了解了层次结构之后,我们就可以进行人物事迹的概括:
贝多芬在他的一生中都经历了哪些失败挫折呢?(学生看书概括)
(1)贫穷的出生。(P69第2段。)
(2)艰苦(不幸)的童年。(P69第3段。)
(3)失聪的双耳。(P71第8段,P78第37段)
(4)破灭的爱情。(P72第13段,P75第22段)
(5)重病缠身的身体。(P72第13段)
(6)无情义的侄子。(P80第46—52段)
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咽喉
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咽喉
浏览次数: 206次|
发布日期:09-07 18:56:45 | 高二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