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扬帆学习网文章频道免费教案语文教案高二语文教案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浏览次数: 896次| 发布日期:09-07 18:57:09 | 高二语文教案
标签:人教版高二语文教案,高二语文选修教案,高中语文教案,http://www.yf1234.com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再如第十段对林冲来到山神庙后的描写,通过他掇石头靠住庙门为下文写陆谦等三人进不了庙埋下伏笔。 
    关于方向位置,文章交代得很清楚:沧州城东15里有草料场,草料场东三二里有市井,草料场和市井中间有一座山神庙。林冲买酒、到山神庙,都是往东走。发生在同一时间的陆虞候等到草料场来放火陷害林冲是由草料场西面而来,这样双方就不可能在路上相遇了。看似无关紧要的细节,却至关重要,使情节发展入情入理。
    (3)有的细节描写同时兼有以上两方面作用。请大家找一找这方面的例子。 
    ——这种细节描写也不少,如第五段写林冲听到店小二报告的消息后,立刻大怒,去街上买了把解腕尖刀。这一细节既表现了林冲刚烈的性格,也为下文写刀剜陆谦心做好了铺垫。 
    再如第十段,写林冲见草厅被雪压塌后,怕火盆内有火引起火灾,就探半身进去摸。这一细节既表现了林冲的小心谨慎的性格,也为下文写陆谦放火做了铺垫。    
    再比如离开天王堂时、到市井买酒时、奔山神庙安身时,都有关于随身携带尖刀、花枪的细节描写,最后,才有“挺着花枪”冲出门去杀死仇人的情节。这个细节描写,既符合林冲禁军教头的身分,表现他细心、谨慎的性格特点,又使故事情节天衣无缝。     
    有道是名家笔下无闲文,从本文来看,确实如此。
    五、语段阅读:(巧妙的情节安排) 
    1.阅读第一段,回答问题: 
    问:本文是长篇小说节选,好像应该从第二段开始选起,因为第一段与本文的主要故事看  起来好像没有直接的关系,那么为什么不从第二段开始,而非要选上第一段呢?第一段有什么重要作用吗? 
    明确:这一段实际与课文部分的故事有着直接的联系,无论对人物还是对情节都有着重要  作用: ①、这段描写表明了林冲是个乐于助人,济危救贫之善良之人。 
    ②、这段描写详细交代了林冲与李小二过去的关系,为下文写李小二帮助林冲埋 下伏笔,  做好铺垫。如果没有这段描写,下文写李小二向林冲报告消息就会显得突兀。 
    ③、这段描写也表现了林冲逆来顺受,随遇而安的性格。他被发配到沧州,并没有向陷害  他的仇人报仇的想法,反而与李小二你来我往地过上了平静的日子,表现了典型的随遇而安的性格特点。 
    2.阅读第二部分(2-5段),讨论: 
    (1):这一部分,情节发展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明确: 陆谦来到沧州,密谋杀害林冲,使情节陡起波澜。 
    (2):作品为什么不直接描写管营、差拨等四人的谈话?作者通过李小二夫妻的所见所闻所疑所思来交代情节,这种手法有什么效果? 
    明确:在这一部分中,作品不是直接写出四人的谈话,而是通过小二夫妻所见所闻来 写他们的怀疑与推测,这就使情节若隐若现,扑朔迷离,造成了强烈的悬念,使作品情节更加曲折生动,更加引人入胜。 
    3.阅读第八段,讨论: 
    问:这一段中除了通过具体的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之外,还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表现 了人物什么性格? 
    明确:这一段中除了通过具体的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外,还用了独白式的心理描写,这里的心理描写通过写林冲想等雪晴之后修理草屋,说明他是准备在这里安心长住的,这就反映了人物随遇而安的性格。 
    4.阅读第十一段,讨论: 
    问:在这一段中,作品详细描写了庙外三人的对话,为什么要详细描写这些对话? 
    明确:这是促使林冲思想性格发生剧变的关键,因此要详加描写。通过这个描写,对以前的情节进行了巧妙的补充,并交代了整个阴谋的策划过程,并由陆谦等人亲口说出,这就比别人介绍更易于使林冲认识到敌人的凶狠残忍,更易于激起他满腔怒火,从而促使他毅然做出了手刃仇敌的壮举。 
    六、小结: 《水浒》是优秀的古典小说,未读过的同学应读之。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由教案吧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www.yf1234.com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