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扬帆学习网知识大全频道免费教案语文教案高二语文教案苏教版语文高二年级《灯》教学设计之二

苏教版语文高二年级《灯》教学设计之二

浏览次数: 986次| 发布日期:10-05 21:45:56 | 高二语文教案
标签:人教版高二语文教案,高二语文选修教案,高中语文教案,http://www.yf1234.com 苏教版语文高二年级《灯》教学设计之二,


教学目的
理解本文,以灯为线索组织材料,形散神不散的特点。
理解文章的象征意义。《灯》,运用象征手法,表达了作者在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黑暗统治下对中国人民的胜利仍然充满希望的思想感情。 
  阐释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进一步体会作者真挚的思想感情。 
教学设想 
  《灯》,“形”较散,起笔便写感受;接下去,又从对眼前灯光的观察写到与灯光有关的故事与传说,议论感慨杂列其间,学生不大容易把握作者的思路。象征手法连贯全篇,含蓄抒情的语句也较多,增加了学生理解作品主旨的难度。因此,在讲解课文之前,要让学生了解巴金先生写这篇文章时的思想状况及有关的时代背景。课上应指导学生梳理作者的思路和文章的结构,体会象征手法的特点及作用。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1.教师要用简明的语言讲清《灯》的写作背景,客观、恰切地介绍作者巴金在当时的思想状况。 2.以导读题引路帮助学生,逐步理解作者的思路。 
教学过程 
一、在授课前印发一份有关作品创作背景的文字材料,先让学生自己阅读。 
  布置以下三个预习题: 
 1.想想茅盾的散文《白杨礼赞》是怎样运用象征手法表现中心思想的。 
 2.熟悉文中关于灯的两则传说和一个真实的故事的内容,想想作者为什么不惜篇幅写这些内容。 
 3.读罢全文,你能发现作者的感情变化吗? 
附:《灯》的写作背景 
  《灯》是巴金在1942年2月写成的一篇散文。抗战以来,巴金与进步的文艺界人士,在中国共产党关于建立民族统一战线的正确路线指引下,积极投身到抗日救国的斗争中。巴金在西南地区目击国民党反动派的倒行逆施,看到时时出 现的险恶的政治形势,心情是苦闷和抑郁的。但他在中国共产党(特别是周恩来)的关怀帮助下,抗日救国的意志愈益坚定了;尽管环境艰苦危险,他始终未放下手中那支宣传抗日的笔,民族解放战争必胜的信念化作战斗的力量,写下了像《灯》这一类鼓舞民众斗志,抨击投降势力的文章。为适应斗争环境,《灯》采用的象征的手法,含蓄深沉的语句中充满了作者真挚的情感。 
二、巴金写作《灯》的背景。 
  鉴于有关背景材料已在课前印发给学生,引入新课时用语应简洁,不要重述“材料”的全部内容。 
教师引入语: 
  1942年2月,巴金在桂林写下一篇有名的散文《灯》。 那时,抗日战争进入了相持阶段,日本侵略者连续扫荡我抗日根据地,气焰嚣张。国内的妥协势力重新抬头,悲观消沉的情绪日渐蔓延;再加上日本法西斯政府铤而走险触发了太平洋战争,更使一些人迷惘、恐慌。巴金在共产党的教育下,对抗战必胜的信念始终是坚定的,他自觉地投入战斗,秉笔为文,用特有的战斗方式鞭挞亡国论的鼓吹者,用火一般的热情感染、激励国统区的民众。《灯》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写成的。在我们全文朗读这篇文章之前,先听听作者当时的心声吧:
  “这些天里,笼罩在太平洋上的暗云紧紧地压住我的心,一定是它做了火种。我听够了叹息和疑虑的询问,我看够了报纸上可怕的标题。我的心反抗着,我的信念坚执着。我怀疑过‘将来’么?我相信恶势力的胜利么?我愿意在侵略者下面低头么?不,这不可能。我的心始终在反抗。因此它燃烧起来了。” 
           (这些话是巴金1942年2月写下的,见《废园外·后记》) 
三、朗读全文。 
  全文共13个自然段,由师生分别承担若干段的朗读任务。 
  教师:第1—3段。 
  学生甲:第4—8段。 
  学生乙:第9—12段。 
  教师:第13段。 
  这样安排还有一个目的:通过换人轮读暗示学生,文章有如上的几个层次。 

[1] [2] [3] [4]  下一页


苏教版语文高二年级《灯》教学设计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