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扬帆学习网文章频道免费教案数学教案高二数学教案不等式的性质(一)

不等式的性质(一)

浏览次数: 675次| 发布日期:06-12 12:29:41 | 高二数学教案
标签:人教版高二数学教案,高二上学期数学教案,http://www.yf1234.com 不等式的性质(一),


教学目标


  1.理解不等式的性质,掌握不等式各个性质的条件和结论之间的逻辑关系,并掌握它们的证明方法以及功能、运用;
  2.掌握两个实数比较大小的一般方法;
  3.通过不等式性质证明的学习,提高学生逻辑推论的能力;
  4.提高本节内容的学习,;培养学生条理思维的习惯和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


教学建议

1.教材分析

(1)知识结构

  本节首先通过数形结合,给出了比较实数大小的方法,在这个基础上,给出了不等式的性质,一共讲了五个定理和三个推论,并给出了严格的证明。

知识结构图

(2)重点、难点分析

  在“不等式的性质”一节中,联系了实数和数轴的对应关系、比较实数大小的方法,复习了初中学过的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不等式的性质是穿越本章内容的一条主线,无论是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的定理的证明及其应用,不等式的证明和解一些简单的不等式,无不以不等式的性质作为基础。

  本节的重点是比较两个实数的大小,不等式的五个定理和三个推论;难点是不等式的性质成立的条件及其它的应用。

①比较实数的大小

  教材运用数形结合的观点,从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出发, 与初中学过的知识“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利用数轴可以比较数的大小。

  指出比较两实数大小的方法是求差比较法:

  比较两个实数ab的大小,归结为判断它们的差ab的符号,而这又必然归结到实数运算的符号法则.

  比较两个代数式的大小,实际上是比较它们的值的大小,而这又归结为判断它们的差的符号.

②理清不等式的几个性质的关系

  教材中的不等式共5个定理3个推论,是从证明过程安排顺序的.从这几个性质的分类来说,可以分为三类:

  (Ⅰ)不等式的理论性质: (对称性)

                        (传递性)

  (Ⅱ)一个不等式的性质:

                       

(nNn>1)

 (nNn>1)

(Ⅲ)两个不等式的性质:

                       

不等式的性质(一)由www.yf1234.com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www.yf1234.com
www.yf1234.com

2.教法建议

  本节课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变形技能,训练学生的推理能力.为今后证明不等式、解不等式的学习奠定技能上和理论上的基础.

  授课方法可以采取讲授与问答相结合的方式.通过问答形式不断地给学生设置疑问(即:设疑);对教学难点,再由讲授形式解决疑问.(即:解疑).主要思路是:教师设疑→学生讨论→教师启发→解疑.

  教学过程

[1] [2] [3]  下一页


不等式的性质(一)

《不等式的性质(一)》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