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扬帆学习网文章频道免费教案化学教案高一化学教案物质的量浓度说课稿

物质的量浓度说课稿

浏览次数: 911次| 发布日期:06-12 15:02:30 | 高一化学教案
标签:新课改高一化学教案,高一化学教案免费下载,http://www.yf1234.com 物质的量浓度说课稿,
    创设情景 引入课题
    主体探究式学习的突出特点是实践性、开放性,即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习过程不拘泥于课堂。我提前一周布置学生课前探究收集生活中各种溶液的标签,很快他们带来了自己家中的诸如复方甘草口服液、84消毒液、眼药水、枝江大曲、矿泉水等,实验室诸如硫酸、NaOH溶液等标签。在课堂上我将请他们相互展示,并根据自己手中的标签归纳表示溶液组成的多种方法:v/v 、m/v 、n/v、m/m,从而教师引入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之一-物质的量浓度。在此过程中,学生既学习了获取信息和加工信息的基本方法,又得到了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同时真正感受到化学来源于生活,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自主探究
    探究一、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
    主体探究式学习认为:学习者不是把知识从外界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原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获取新知识。
    采用主体探究式学习,学生不再把"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从课本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原有的"物质的量"、"溶液的质量"、"溶液的体积"等基础通过生生间、师生间的相互协作来获取新的概念。
    学生首先自主阅读课本感受概念,然后在三个具体实例的练习中运用概念。
    (计算下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1.    1molNaOH固体溶于水,配制成体积为1L的溶液。
    2.    1克NaOH固体溶于水,配制成体积为1L的溶液。
    3.    1molNaOH固体溶于1L水配制的溶液。)
    第一个练习直接运用概念的表达式;第二个练习巩固前面所学知识"物质的量与物质的质量间的换算"。心理学告诉我们:人都是渴望成功的,学生更是如此。两个不同层次的练习,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第三个练习看似简单,实则引发学生的思维碰撞。学生们将在各自不同的评判与反思中,激烈的争论,我将这个"舞台"让给学生,他们尽情发挥、表演,相互解答困惑,自主进行合作探究。学生对此练习可能会有下列见解: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溶液的体积和溶剂的体积是不相同的; 此题尚须补充、添加已知条件;必须知道NaOH固体的密度,则可计算NaOH固体的体积,然后与水的体积相加就可求出溶液的体积;体积是不可以相加的,必须知道NaOH溶液的密度,通过溶液的质量求出溶液的体积。

物质的量浓度说课稿由www.yf1234.com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www.yf1234.com
www.yf1234.com     整个过程中,他们不仅仅用自己的脑子去想,而且用耳朵去听,用嘴巴去说,用彼此的心灵去相互碰撞。直到他们达成共识,共享成功后,我再给出练习所缺条件-溶液的密度,同学们再次进行计算,他们就不仅仅领悟了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还掌握了溶液体积的计算方法。乘胜追击的几个判断题的设计在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上,启发学生总结溶液稀释和体积分割时对物质的量浓度的影响及溶液中溶质的微粒种类,即为后面的"当堂反馈"作好铺垫,又达到了升华概念的目的,使学生的认知结构更为丰富。
    在他们享受成功喜悦之际,我随即会对他们抱以更高的期望。
    探究二、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关系:
    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质的质量分数都是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他们之间有怎样的区别与联系呢?
    新课程标准中强调:在学科教学中要培养学生比较、归纳、推理的能力。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物质的量浓度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