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人教版高一历史教案,岳麓版高一历史教案,http://www.yf1234.com
高一历史美苏争锋教案,
②、“冷战”格局出现的背景。这是本节的难点之一。
由于二战后美、苏双方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方面的尖锐对立,反目成仇,最终形成了两极对峙格局。还要让学生知道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是国家利益。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材料,为学生提供历史情境,使学生从分析中得出信息:二战后美国要“领导世界”,而苏联要与之争锋,双方必然要“反目成仇”,从而加深对这一背景的理解。同时要进一步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双方矛盾尖锐又不轻易动武?(势均力敌)美国采取什么办法对付苏联?(冷战),以加深对“冷战”的理解。
③、美苏对峙格局形成的过程。这是本节的重点之一,这一格局是由美苏双方共同作用的结果,要注意领会:
“美国的‘冷战’政策”,先弄清“冷战”的含义。利用“知识链接——冷战”加以领会。利用课本“资料卡片——丘吉尔‘铁幕’演说和杜鲁门发表‘冷战’演说”的图片,再现历史情境,感受“冷战”氛围,加深对“美苏争锋”的体会。建议结合图示一(可以用多媒体演示)全面了解“冷战”政策措施。学生应学会用多种途径获得知识方法,并学会从整体上把握问题的能力。
舆论上
政治上
经济上
军事上
(1946年)丘吉尔“铁幕”演说 (1947年)
杜鲁门主义 (1948年)
马歇尔计划 (1949年)
组建“北约”
序幕 全面开始 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
(图示一)
“苏联的应对措施”,运用启发式教学,积极引导学生对该问题的探究。重视过程并及时给予恰当评价。提问:既然美国从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对苏联进行全面冷战,苏联又采取怎样应对措施?启发学生也从这几方面探究,加以对比分析,进行归纳、概括,制成表格(图示二),与前表对应,便于记忆,以利掌握这一重点知识。利用课本地图《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加深对“对峙”的理解。(可以用多媒体演示)
领域 政治上 经济上 军事上
高一历史美苏争锋教案由www.yf1234.com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www.yf1234.com
www.yf1234.com
时间、措施 (1947年)
成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1949年)
成立经互会 (1955年)
成立华沙条约组织
目的 协调和统一各国党的行动 建立与西方对抗的社会主义市场 应对美国的扩张和威胁
(图示二)
(3)、“‘冷战’局面下的国际关系” 一目,从利和弊两个方面讲述美苏“冷战”对二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学生应学会从整体上把握问题的能力。
“美苏的全球对抗”,教材从四个例证反映了美苏的全球对峙的基本状况:德国的分裂;朝鲜分裂和战争;古巴导弹危机;越南战争。这几例“对抗”遍及世界几大洲,建议教师用好历史地图册中相关形势图,以使学生有明晰的空间概念。讲述“德国的分裂”时,建议教师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相关图片和“柏林墙”,为学生创设历史情境,使之充分感受“冷战”带给百姓的国家分裂和骨肉分离的痛楚。适当补充古巴导弹危机产生的背景,通过历史图片、地图、数据和文字资料等为学生充分再现古巴导弹危机的历史情境,以便学生充分感受危机之中核大战一触即发的关键时刻以及危机解除的内在原因。利用教材的注释使学生理解越南战争中,“特种战争”和“局部战争”的含义。通过问题探究的方式使学生深刻理解这些军事对抗中美、苏双方的手段,培养归纳能力。(“冷战”与“热战”相交织)理解“冷战”局面形成初期美、苏之间的政治、军事对峙情况和对抗程度。(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
高一历史美苏争锋教案
高一历史美苏争锋教案
浏览次数: 172次|
发布日期:06-12 15:20:43 | 高一历史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