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下午,江泽民又与留学回国人员座谈。他说:“在座的同志中,年轻的居多,我们毕竟已年逾花甲,希望还在你们身上。从今天上午和下午的座谈会,我看到了祖国的希望。”
“对待青年知识分子,我们既要热情关怀,大胆使用,又要严格要求,积极引导。”这是江泽民总书记反复强调的一个观点。
1991年2月10日,江泽民来到河南郑州大学并同师生代表座谈。当一位校领导谈到,大学生正在开展“重塑大学生形象”活动时,江泽民接过话说:“我们当领导的,做师长的,一定要关心、理解、爱护年轻人,他们是我们的子弟,是跨世纪的一代,中国的未来寄托在他们身上。对大学生关心爱护的同时,更要注意严格要求,使他们真正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可靠接班人。”
江泽民总书记认为,青年知识分子健康成长的正确道路,就是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指导下,热爱祖国,忠于人民,与实践结合,与工农结合,努力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1991年9月21日,江泽民在河北参观西柏坡中央驻地旧址时,特地会见了中央办公厅在平山锻炼的青年干部。他边走边对这些刚刚走出校门的青年干部谈国情,讲党史。他说,青年学生和青年干部必须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认真学习中国的历史,了解中国的国情。要像
1991年12月19日,在出席厦门经济特区建设十周年庆祝活动期间,江泽民特地前往厦门大学看望师生员工。他说,党中央对青年一代是寄予厚望、充分信任和充满信心的。对你们要求严格一些,也是意在激励。未来世界谁主沉浮?就是青年一代。他特别强调,青年一代肩负的责任很重。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需要全国人民努力奋斗,青年人更要立志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与师生座谈时,江泽民说:广大青年是我们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对他们要经常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同时也要经常进行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教育。例如,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等等,对于激励人们的爱国热忱是很有作用的。应该说,这些话都是我们民族文化中一些富有哲理,教人正直、忠贞、有抱负的名言。学习和掌握它们,对于自己立身行事,为国家、为人民建功立业,是会受益匪浅的。
江泽民总书记关怀青年一代纪事 ──“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中央领导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