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扬帆学习网文章频道教学计划总结行业总结某区生态建设和环境污染整治工作五年总结

某区生态建设和环境污染整治工作五年总结

浏览次数: 581次| 发布日期:09-07 16:39:11 | 行业总结
标签:家具行业总结范文,交通行业总结,http://www.yf1234.com 某区生态建设和环境污染整治工作五年总结,
(二)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林业。突出农业增效、农村进步、农民富裕主题,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努力打响X农产品“绿色、健康、放心”的生态品牌,提高市场竞争力。到20xx年底,全区通过有机食品认证数7个、绿色食品3个、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26个,获省级以上绿色农产品称号14个、省级无公害农产品基地19个,竹炭原产地保护标记通过国家认证。全区有毛竹林面积38万亩、油茶林6.2万亩、板栗林5万多亩、食用小竹4万多亩。充分利用丰富的毛竹资源,做好做活竹文章,大力发展三大林业主导产业:竹炭(竹醋液)、竹胶板、活性炭,拥有竹炭系列产品国家专利21项,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批准,共有3家企业的5个竹炭品牌获原产地标记注册保护,被誉为“中国的竹炭之乡”。
(三)生态旅游正在悄然兴起。依托青山秀水的自然风光优势,瞄准都市居民日益增长的生态休闲度假消费需求,X区加速发展生态旅游业。充分利用“四省通衢”的交通优势,全力打造“边际旅游中转集散地”的品牌,使山水、人文景观游成为X经济新的增长点。近年来,大力开发紫微山国家级森林公园、九龙湖、天脊龙门峡谷、药王山等规模较大的旅游项目。在借鉴其他地区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激发特色竞争力,充分利用山区农家资源优势,开发了一大批吃农家菜、干农家事、回归自然的农家乐休闲旅游项目。生态旅游的开发,开创了我区以生态休闲观光游为主的旅游新局面。20xx年,全区接待旅游人数达82万人,实现旅游总收入4.48亿元,比上年增长34.6%。
(四)生态城镇村日新月异。新城区各项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展开,五纵五横地下污水管网工程和垃圾集中收集处理工程基本完成,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58.71%,城区公共绿地面积已达64.79公顷,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0.95平方米。结合“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全面启动生态示范乡镇、村创建工作,大力实施下山出库异地脱贫工程。20xx年底,已建成国家环境优美乡1个,省级生态乡镇3个,市级生态示范乡镇8个、市级生态示范村19个,区级生态示范乡镇4个,区级生态示范村76个。已建设了新安、思源、希望新村和廿里脱贫小区等4个异地脱贫小区,安置下山出库异地脱贫户1474户5577人,明显减少了库区污染源,保护了库区山区原生态环境。通过创建,全区各生态示范村的村容村貌有了明显的改善,基本实现道路硬化、路灯亮化、卫生洁化、村庄绿化的“四化”目标。
五、环境友好,社会和谐。
X区自开展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创建和环境污染整治以来,把生态建设、污染整治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着力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累计投入生态建设资金53.9亿元,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日益显现,促进了和谐社会的建设。
(一)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发展。近年来,全区经济保持了持续较快发展,增速均高于全省、全市的平均水平。20xx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45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5.3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7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1亿美元,与20xx年相比年均分别增长13.9%、24.7%、16.3%、26%。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1347元,首次突破万元大关。万元能耗同比下降7%;环保投资占GDP的比重由20xx年的1.46%提高到2.04%。三次产业结构排序实现从“二、一、三”向“二、三、一”转变。工业经济主导地位更加突出,特种纸、机械基础件等主导产业快速集聚。企业规模不断壮大,规模以上企业118家,比20xx年增加45家。平台建设不断推进,X经济开发区四年累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6.6亿元,20xx年入库税收达1.6亿元。特色服务业起步良好,现代物流、商贸、旅游和房地产业加快发展。
(二)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全面加强。以实施水土保持、生态公益林、退耕还林、退宅还林、矿山治理等工程建设为抓手,进一步扩大生态建设的覆盖面,有力地保护了生态环境。全区森林覆盖率达70.2%,退化土地治理率82.01%,水分生产率1.52公斤/立方,受保护地区面积占30.07%,矿山土地复垦率54.3%。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某区生态建设和环境污染整治工作五年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