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避免肌肤出油于是一天内频繁地洗脸、经常使用吸油纸
油性混合性肌肤通常油脂分泌都不正常,皮脂腺分泌过于活跃,尤其是在炎热、潮湿、闷热的夏季,皮脂腺更是“超速传动”,所以不应该过分地刺激它,频繁洗脸、吸油等等都会让本来就分泌很旺盛的皮脂腺分泌更加旺盛,肌肤的PH被破坏,越挤越多、越吸越多。应该选择合适的平衡油脂的产品,最好是一个系列,从洁肤到面膜到日常护理产品,而非单纯地选择控油的产品。
10.经常用手或去美容院或挤或拔粉刺
挤粉刺的确有快感,虽立即见效,但非治本之道,因为你会发现不久后“草莓鼻”、粉刺又回来了。这并非明智之举,而且会带来更大的伤害。施力不当造成的刺激发炎、面疱的产生,伤及更多无辜细胞,得不偿失。尽量避免自觉不自觉地摸脸,手上的细菌会加重炎症。
11.将药用型产品当护肤品使用
药用型产品如号称能治痘的药膏不能连续使用,虽然它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严重的粉刺或痤疮现象,但长期使用会使肌肤产生耐药性,而且许多药膏中含有微量激素,长期使用会造成肌肤屏障功能的损害。而且一般药用型产品的功效较单一,仅能针对某种问题而不能顾及肌肤如补水、抗皱等其他方面的问题,因此建议阶段性地使用药用产品,症状缓解后应更换其他应季产品使用。另外在饮食上也要多加注意,除经常提到的少吃辛辣的食物外,还要少喝咖啡,少食番茄、橙子等较刺激肌肤的水果蔬菜。
12.希望用护肤品来治疗严重的粉刺、痤疮
护肤品毕竟不是药,不能取代药品的功效。粉刺、痤疮本身就是一种病理反映,有阶段性的,比如有些女性特殊日子里会长小痘痘,过后很快就会消失。但严重的粉刺、痤疮通常是身体内部存在毒素、循环系统、消化系统不好、代谢不正常导致的。使用护肤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症状,但要根本治愈只能到医生那里寻求帮助,服用一些药物消减新症状的发生。对于面部已有的痤疮只能通过小型的手术剔除炎症,否则就很容易让自己成为“麻子脸”。
13.从不使用排毒、净化肌肤的产品
很多人没有考虑过净化这回事,但是并不表示你不需要。随着年纪越来越大、经年累月地面临空气污染,新陈代谢的速度变得越来越慢,即使持续给予肌肤滋养,效果也看不见。有毒的身体会是酸性的,唯一可以帮助肌肤排毒的就是精油。排毒的方法有很多种,最简单的方法就是选用可以帮助提亮肤色的含精油的面膜,既快又方便。特别是经常熬夜、吸烟、生活起居不规律的人,更应该有规律地使用深层排毒的含香精油的精华液,这样可以提供给肌肤充足的养分及能量,使肌肤呈现健康活力。
14.美白就是美白,只要是美白的产品就试一试
除遗传因素外,阳光是造成肌肤变黑的主要原因,想美白必须先从防晒开始,这样大大减少导致肌肤变黑的诱因,阻止新斑点的形成。要肌肤回复净白健康,不仅要抑制过多的黑色素,更要全面而有效地预防及保护。预算有限者最先添购的美白保养绝对非防晒品莫属。正在使用美白产品的人更应该注重防晒。因为无论任何美白产品都要经过减少肌肤中麦拉宁色素而起到美白作用,这就意味着肌肤自身抵御阳光的能力降低。如不防晒不但美白成果付之东流,而且肌肤更容易变黑、更容易受到伤害。正如美国歌星MichaelJackson漂白肌肤后说“自己感觉在阳光下要被熔化了”,因为他肌肤中的麦拉宁色素已经被破坏,没有任何自我防护的功能。
15.防晒指数越高,防晒效能越好、防晒时间越长
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尽管使用了高防晒系数的产品,海边度假回来后仍然发现肌肤有晒黑、晒伤的现象。原因很简单,被各个厂家宣扬用后既不被晒黑、晒伤、可整天无忧躺到沙滩上的论调完全是一种市场行为。任何防晒产品,无论其防晒系数有多高,都不可能完全避免肌肤被晒黑,这就是为什么近年来国际标准中不再允许防晒品中使用“BLOCK”这个词。另外,所有防晒品中起防晒作用的滤光器在涂用后两个小时就被肌肤吸收了,不再具有防晒效能,所以涂抹防晒产品时别太吝啬,得勤劳些,最多每隔两小时就要加涂,这样才足以遏制紫外线的侵袭。
美容需要注意的20个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