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中班幼儿评语,小班幼儿评语,学前班幼儿评语,http://www.yf1234.com
幼儿教师评语的案例分析,
整个事件笔者认为,首先,老师可以批评。但是,第一,老师的做法让被批评的孩子难以接受。造成这个事件的人应该是她后面的那个小朋友,老师是不是应该对两个小朋友都要过问。在批评的过程中,应该指出或者提醒每个小朋友错误之处,而不应该只批评她一个人,这点非常重要。孩子可能认为,是她先惹我,而且打扰了我的学习,为什么老师要批评我呢?这可能是造成她伤心的根本原因。老师也许还没有意识到,这么小的孩子也有公平意识。第二,其他的小朋友都在看录像,唯独她一个人站在旁边哭泣。老师有没有想到,对于这么小的孩子,从儿童心理学的年龄划分上看,她还属婴幼儿时期,老师的惩罚是不是太过分了。难道让这个孩子哭,就可以化解两个人之间的矛盾吗?难道让这个孩子哭,就可以对另一个孩子的家长好交差吗?那么老师又如何对哭泣孩子的家长交差呢?第三,老师是否想过,让一个孩子在孤独地哭泣,就可以解决问题,起到教育的效果?那么以后别的小朋友再次打扰她学习,就任由别的小朋友折腾,而她只能默默地承受?第四,老师应该采用示范性的语气,这样会使她很害怕。也许老师想让她换位思考,以后不要有这样的行为。殊不知,对于这么小的孩子要采用她能够接受的方式,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第五,老师是为人师表的,为什么在很短时间内前后两次的说法不一致呢?而且不能把事情充分说清楚。
一般来讲,教师的评语包括赞扬、鼓励、提醒、不理睬和批评等。对于幼儿园的孩子,尤其是年龄很小的幼儿,老师一般采用鼓励式赞扬和夸奖式赞扬两种方式,对于做错事情或者做了危险事情的幼儿,要采用提醒的方式,告诉他们这样做是不对的,怎样做才是对的。老师的态度要和蔼、温和,表情比较丰富,甚至有时还要顺便赞扬他们好的一面。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很难区分某些语言中的感情成分。例如,对于2岁多的孩子,当他动了某件物品,成年人很生气,说:“你再给我动一动。”孩子真的就会再动一下,而且还看着你。如果你因为他再动而打他,他心理会说,不是你让我动吗?其实,你的口气是吓唬他,不让他再动。因此,在幼儿做错事时,应该采用鼓励式提醒的方式,通过表情和语言达到教育的目的。
幼儿教师评语的案例分析
幼儿教师评语的案例分析
浏览次数: 169次|
发布日期:05-11 11:37:07 | 幼儿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