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同学在阅读声速表前猜想声音在固体、液体中传播比声音在空气传播得快是正确的.
[板书12]声音在团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的速度不相同,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米/秒.
师:请计算一下,当你和同学去爬山时,你大声呼喊远离你680米山崖处的同学,你发声后多长时间他才能听到你的喊声?你还可能听到什么声音?
生:他大约在2秒后能听到我的喊声,我还能听到自己的回声.
4回声及其利用
[板书13] 对着山崖、高墙喊话,声音会被山崖、墙壁反射回来,再传入耳朵,就听到了回声.
师:请计算:在课堂里老师和坐在后排的你相距7米时你的讲话声经多长时间老师才能听到.如果也能听到回声的话,你发声后多长时间可以听到回声?
生:老师在我发声后约0.02秒能听到我的讲话声,如果能听到回声应在0.04秒后听到.但实际上我听不到.
师:对,事实上我们在屋里谈话听不到回声,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回声到达人耳如果比原声晚0.1秒以上,入耳就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而我们在屋里谈话时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04秒,不到0.1秒.人耳把回声和原声源在一起,使原声加强.在屋里谈话比在旷野里听起来响亮,就是这个缘故.
[板书l4]回声到达耳比原声晚0.1 三秒以上,人耳才能把回声和原声区分开.
师:如果你发声后2种听到回声,那么你距障碍物多远?请你再说说回声的利用.
生:障碍物距我约340米.利用回声可以测距离.
师:利用回声还可以测海底深度,判断海中物体的存在.请你们想一想利用回声测海底深度需要先知道什么?要测出什么?然后怎样计算?
生:需要先知道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
生:需要测出从向海底发出声音到接收到回声所用的时间.
生:声音在海水中传播速度与原声和回声相隔时间乘积的一半,即是海底深度.
师:把声音在海水中传播速度记作V;把原声和回声相隔时间记作t,把海底深度记作人则计算海底深度公式可写作
5.全课小结
根据板书,简要地对本节知识要点进行小结,
6.课堂练习(投影4)
(1)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_____________。
(2)声音必须靠_传播,它在_不能传播,
(3)15 空气中的声速是____________。
(4)铁道游击队为了听见远处的火车声,将耳朵贴在铁轨上,这是因为____________。
(5)某人面对山谷对面的山峰喊一声, 1.5秒后听到回声,求人与山峰之间的距离.
教学说明
本节教学是通过能直接观察到的发声体振动的实验,从发声和不发声正反两个方面来分析,总结出发声体在振动.并借助于一些演示验证不易观察到的发声体的振动.从而总结出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是声音传播的最普遍情形.本节采用了用手体会大音量收音机喇叭周围空气被振动及“真空铃”实验,使学生用触觉、听觉理解声音靠空气传播.在空气中的声波是比较抽象的,是本节难点.本节课采用投影做振荡器水波实验与声波比拟,又使用投影图使声波形象化;加上形象的语言讲解突破难点.
本节教学采用了大量的谈话形式,启发学生自己去找实例,总结结论.采用猜想法鼓励学生由感知引起求知欲.并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类比、想象等物理思维方法.
声音的发生和传播声音的发生和传播
声音的发生和传播声音的发生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