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扬帆学习网文章频道教学反思地理教学反思高三地理教学反思4

高三地理教学反思4

浏览次数: 382次| 发布日期:09-07 16:55:54 | 地理教学反思
标签:地理教学反思案例,初中地理教学反思,http://www.yf1234.com 高三地理教学反思4,
www.yf1234.com

否从权威的教授转向师生平等的交往与对话;是否有公正的品质、豁达的胸怀、丰富的感情,以及敏锐的判断力和丰富的想象力等等。
例如:在“西北地区荒漠化防治”一节教学中,有一位学生提出:“我认为植树造林并不一定能解决荒漠化的问题,因为树木生长过程中要吸收更多的水分,从而会造成进入湖泊、河流和地下的水分变少,反而会导致荒漠化的加剧。”这个观点与教材相反,我当时作了批驳。在课后反思中我深感这样扼杀了该同学积极思考的兴趣、大胆创新的勇气,其实学生的思路也不是一点也没有道理。于是,在下一堂课中当着全班同学的面作了自我批评,并在后来的教学中注意宽容各种观点,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创新。
这就是说作为老师一定要谨慎处理自身的教学行为,既要能积极肯定学生的“别出心裁”,但也要给予及时适当的匡正。
四、课后总结反思——总体突破
著名地理特级教师王树声在总结教学经验时有“十年磨一课”的“精品”意识。我在课后主要针对教学中的成败、得失进行反思和总结。
1.反思教学中成功做法

例如:我在讲全球性大气环流时,先引导学生画热力环流(单圈环流),并结合实例进行原理的透彻分析,让学生熟练掌握原理规律,接着在黑板上画图分析北半球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然后请几位同学板演南半球的三圈环流图,再请同学们判断正误,最后请同学们总结三圈环流的分布规律。经检验这种方法效果很好,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学生在判断正误时又加深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用这种方法教学的内容还有很多,如光照图、气旋图、反气旋图、洋流分布图等。
创设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提问的习惯,发展了学生,也提高了教师。
例如:学生学习过程中提出如下问题:1.北半球海洋热量收支随纬度变化图中低纬的热量盈余与中高纬热量的亏损面积为何不相等?2.北半球气旋和反气旋图中,同样是向右偏,为什么反气旋的中心气流是下沉运动,形成晴朗天气?气旋的中心气流是上升运动,形成阴雨天气?3.为什么摩擦力越大,风与等压线的夹角会越大?总之学生的问题很多,针对学生的问题,经常注意积累总结,并对问题分类指导,引导他们“探索―总结―提升”。这样既提高了教学质量、提高了自己,更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探索精神。
2.反思教学失败之处
记得有一次上“洋流”这一节课,我课前花了很多时间制作了一个课件,每页背景很鲜艳,有海水运动、有音乐,虽然声、文、图并茂,还有洋流运动的镜头,可整节课让人感觉很死板,信息整合不强,鲜艳的背景使学生分神,效果还不如没用课件,这节课使我在以后的教学中得到了教训。设计每节课,不管是用传统的粉笔画图,还是多媒体辅助教学,都要考虑课堂实效性;考虑究竟需不需要用课件,是整堂用课件好,还是有针对性地用好。
每上完一节课之后,静下心来仔细想想,这节课总体设计是否恰当,教学过程是否合理,讲授内容是否清晰透彻,教学手段运用是否充分,重点、难点的内容是否突出,哪些地方需要调整改进,学生的积极性是否调动起来了,学生学得是否轻松,感觉是否愉快、是否感受到了成功,还有什么困惑等。把这些想清楚,想明白,进行归纳总结,然后以教学后记的形式记录下来。这样为今后的教学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避免了同类事情的发生,不断地改进与完善自己的教学,长期积累成一笔宝贵的教学财富。
五、教学阶段反思——整体把握
首先,系统梳理高中地理所学全部内容,分析每册、每单元、每节内容在全部教学内容中的地位和作用。
其次,反思每学年、学期教学内容的顺序是否合理,教学时间安排是否重点突出,详略是否得当。
再次,研究教材内容的变化,高考考试大纲的变化,思考为什么教材考纲会修改、增删这部分内容,我的教学应如何做出相应的改变。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高三地理教学反思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