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扬帆学习网文档中心范文工作报告调研报告关于如何进一步提高社区服务水平问题的探讨

关于如何进一步提高社区服务水平问题的探讨

浏览次数: 538次| 发布日期:09-06 11:48:03 | 调研报告
标签:调研报告范文,调研报告格式,http://www.yf1234.com 关于如何进一步提高社区服务水平问题的探讨,
  (三)
    加大扶持,形成规模。
   在社区服务中,加大扶持,形成规模是可靠的保证。应该说,近年来政府对社区的扶持力度是大的,措施是有效的,尤其是在社区服务中心、社区创建、弱势群体等方面的扶持成效是明显的,得到了广大居民群众和基层干部的欢迎。但是社区服务工作中需要政府扶持的项目还很多,个别问题已经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对此,我认为应抓住重点,量入为出,逐步改善,稳定民心。首先,对下岗失业人员的扶持,考虑到他们是为国家的改革发展牺牲了个人的利益,政府应予高度重视,在技能培训、就业安置、困难补助方面要舍得投入,既要考虑年老体弱的人员,也要考虑工作年限比较长的同志,切实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真正体现党和政府的温暖。其次,对老年人的扶持,我街道辖区居民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占总人口近20%,达到5400余人,老年人的就医、休闲、娱乐等条件还比较落后,如目前社区虽然大多设立医疗站点,但站点的全科医生缺少、条件比较简陋;休闲、娱乐场所虽然在市区有几个上规模、上档次的,但对于身体不好,腿脚不方便的老人还是感到不实用,建议政府在改善社区医疗站点条件、增设全科医生上予以支持,同时,多开办老年人喜闻乐见的学习班、培训班,多在居民区开辟绿地小道,在大市区内实行资源共享,真正使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安度晚年。第三,对残疾人和体弱病者的扶持,根据统计,我街道现有残疾人242人,享受慈善部门救助的一般每年只有2至3人,除部分享受低保外,有百分之八十以上,尤其是精神病患者(全街道76人)救助困难,不用说拿钱看病,就是日常基本生活维持也很难,建议政府在对残疾人和体弱多病者的扶持上,采取特殊的政策给予救助,重点是这部分人的就医问题,除慈善部门外,民政、劳动等部门也应加大扶持力度,对个别有劳动能力的,尽力安排适当的岗位,实现自立,对那些确无劳动能力,又无经济来源的人,要保障他们的生活和就医问题。第四,对公共事业的扶持。如敬老院、幼儿园、图书馆以及公共活动场所及设施,政府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在财政上予以安排,并在条件许可时动员社会来参与,坚持社会效益第一的原则,让广大群众享受党和政府关怀。
  (四)
    务求实效,消除形式。
   在社区服务中,务求实效、消除形式是最终目的。在目前社区服务中,还存在一些不对称的现象,如社区志愿者数量不少,但服务活动不多;社区服务的项目不少,但真正受益的居民不多;各类组织不少,但真正起作用的不多。因此,要解决这种不对称现象,使社区服务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体现以人为本,真正为民办实事,办好事。我认为要从以下方面注意把握:一是要有针对性设立社区服务项目。社区服务项目的设置要从群众的实际要求出发,先要搞好调查研究,倾听群众的呼声,不能为了求数量、求形式盲目设立。我认为当前除了一些家政服务、家电维修、法律咨询等与群众联系密切的服务项目外,更应注重弱势群体的医疗、就业、困难救助等问题,可以把服务窗口设到家门口,方便极需帮助的人群。二是要使社区服务尽量达到成本最小化和服务社会性。社区服务,政府的扶持是非常重要也是不可缺少的,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仅此是不够的,还需要社会各方面来予以关注和支持,政府部门出台相关的政策法规,提倡和鼓励全社会来为社区服务出力,从而实现社区服务成本最小化和服务社会性,才能使社区服务成为居民群众的首选,才具有生命力,才不致于流于形式。三是因地制宜,有所为有所不为。社区服务要结合社区的实际进行,群众需要的,街道社区有条件、有能力做到的,就千方百计办到;条件和能力不具备的,要想方设法创造条件解决;对条件确实达不到要求的,要采取制定规划、资源共享等办法为居民解难,防止和克服不切实际、图有虚名,搞花架子、劳民伤财。四是社区服务逐步实行市场化。社区服务目前还处于初始阶段,政府可以发挥主导作用,进行组织协调,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社区服务的市场化程度会越来越高,我们对此要有足够认识。社区内各种新经济组织层出不穷,但主动自觉进入社区服务运作的目前还不多,有些几乎是空白,如果政府逐步退出社区服务,那么,我们的社区服务怎么办?社区服务逐步实行市场化是有效途径,政府要重视教育和培养各种新经济组织,包括中介组织的参与社区服务意识,使他们从政府引导向自觉参与转变,也使社区服务机制达到良性循环,造福于民。
  

上一页  [1] [2] [3] 


关于如何进一步提高社区服务水平问题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