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扬帆学习网文档中心范文工作报告调研报告当前农村集体上访的主要原因及对策

当前农村集体上访的主要原因及对策

浏览次数: 987次| 发布日期:09-06 11:56:41 | 调研报告
标签:调研报告范文,调研报告格式,http://www.yf1234.com 当前农村集体上访的主要原因及对策,

     笔者在下派挂职期间对涉农问题特别是农村集体上访问题进行了认真调查,在这里结合工作实践,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当前农村集体上访的主要原因:
  (一)村干部的腐败问题,是导致农民集体上访的主要原因。当前一些村民主管理流于形式,村民代表会和村民议事会形同摆设,村级财务制度不健全,管理混乱,村务公开不到位、内容不实、不详。加之村干部素质不高等原因,造成村干部腐败问题日趋严重。一般表现在村干部利用公款吃吃喝喝,用公款购买手机、安装个人电话,借土地承包、工程建设之机搞暗箱操作捞取好处,贪占一些群众少知内情的占地补偿款、承包费等。这些腐败问题不但使村干部在群众面前丧失了威信,而且直接侵犯了群众的经济利益,成为农民集体上访的主要原因。
  (二)换届选举工作存在弊端,引发集体上访。一是有的选举不公正或搞金钱贿选,群众不服;二是个别领导热衷于指手画脚,干预村民自治选举,破坏民选程序,甚至有的地方暗箱操作;三是新一届村委会不处理上一届村委会的有关事务,使得一些遗留问题不能及时解决;四是在一些农村的选举中,某些家族出于维护自身小团体的利益,经常凭借其族大、人多的优势,把持选举,甚至出现以家族势力拉票、毁票的手段干扰选举;五是由农村宗族势力领头或操纵,以告倒现任村干部,使本宗族的人当上村级组织的领导人为目的,借助宗族势力,采取诬告陷害、欺骗拉拢、威逼相加等手段煽动群众上访。
  (三)基层政府对村干部管理不严,工作方式简单。对于群众反映村干部的问题,基层政府组织不是依法办事,秉公处理,而是采取袒护态度,久拖不决,以使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直到造成矛盾激化后,才予以解决。更有甚者基层干部作风简单粗暴或思想道德不纯,存有欺民虐民现象,对群众反映村干部的问题不是积极的解决,而是采取压制和抓人的办法,结果造成干群关系极为对立。少数基层政府组织对待群众的上访不是积极解决问题,而是把主要精力放在围追堵截上,结果堵不胜堵、截不胜截。反而造成越级赴省进京上访的发生。
  (四)基层组织建设存在问题,引发农民对抗情绪。主要表现在有些基层组织不健全,管理涣散,班子成员不团结;村干部群众意识淡薄、官僚主义严重,村里的重大事项不开会不商量,引起群众的强烈不满;村干部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只知完成乡镇下达的任务,而不去保护村民利益;村干部不负责任,消极应付,推诿扯皮,对老百姓疾苦不闻不问;村干部抱着个人利益不放,办事故意找茬,态度蛮横。这些影响干群关系的原因引发了农民的对抗情绪。其次乡镇党委、政府对干部的考察单纯以能否完成乡镇下达的任务为标准,缺少对农村党的基层组织进行严格有效的统一管理。还有就是有些村党支部与村委会之间存有矛盾,互相抵制扯皮,造成群众自治陷于瘫痪。再者由于利益驱动和干部管理体制上存在的弊端,村干部要寻找乡镇干部作靠山,乡镇干部需要在村级培养依靠力量,导致了目前乡、村两级干部盘根错节的复杂关系网和经济利益的一致性,使得一些村干部横行乡里,村委会形同虚设。群众对基层党组织不信任,遇到问题后,采取上访的途径寻求解决成为必然。
  (五)农民负担居高不下,群众利益受到损害。一是由于前几年机构膨胀,造成乡镇行政人员超编,庞大的行政机构使乡级财政不堪重负,乡镇政府只有靠扩大统筹,多向农民收取费用来维持局面;二是有的地方干部上任后急功近利,靠向农民摊派的资金修路、建楼、建厂突出其政绩,短期行为严重;三是由于乡镇干部、村干部出政绩心切,农民纯收入的确定有人为的因素,人均纯收入数目定的过高,超出了农民实际收入水平;四是以教育集资、计划生育等名义乱收费,加重了群众负担。农民负担过重,侵害了其经济利益,但若有抵制,乡镇政府就通过公安司法部门强制执行,进一步激化了矛盾。

[1] [2]  下一页


当前农村集体上访的主要原因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