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扬帆学习网文档中心范文工作报告调研报告周村企业改制和民营经济发展报告

周村企业改制和民营经济发展报告

浏览次数: 603次| 发布日期:09-06 11:49:02 | 调研报告
标签:调研报告范文,调研报告格式,http://www.yf1234.com 周村企业改制和民营经济发展报告,
   1. 关于观念问题。周村的民营企业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改制而来的民营企业,另一类是民间真正土生土长的民营企业(可以称之为“草根民营”)。对于改制不彻底的企业来说关键不在于观念而在于体制,对于草根民营来说关键也不在于观念而在于政策环境。南方诸如温州等地民营企业的观念常常为人们所乐道,但是应该看到 观念是要以公正平等的制度和秩序做支撑的 ,只有真正享有了“国民待遇”,草根民营才可能敢于开拓、创新。周村在历史上就是著名的“旱码头”、“丝绸之乡”,可以说人们并不缺乏经商的传统和观念。然而有关部门近年来更多地关注改制企业,忽视了草根民营,使它们在产业结构调整、优惠政策的给予各方面处于不利地位。谁不想做大做强?但问题是如果不能享受公平待遇,总是处于不利地位,又如何能够做大做强?并不是说应该给予土生土长的民营企业以格外的优惠政策,而只是要求有关部门对待所有企业一视同仁。
   2. 关于融资问题。所有制歧视向来是民营企业融资的最大难题,在周村民营企业已占到了全区企业的 90% 以上,应该说不会再有所有制歧视,但是事实上并非如此。民营企业的来源不同,同政府的远近亲疏不同,享受的优惠政策不同,在融资上受到的待遇也不相同。有政策保障的企业自然竞争力就强,发展前景就好,在融资上也就处于有利地位;没有政策保障的企业竞争力就差,发展前景相对没有保障,在融资上自然处于不利地位。关系贷款越多,关系企业就会挤占更多资金,资金配置的效率也就越低。应该加快政府职能的转换,让 市场独立地决定资金流向,使有限的资金配置到效率最高的企业 。
   另外,担保难、抵押难也是民营企业融资的一大障碍。民营企业特别是草根民营大多属于中小企业,银行和中小企业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银行出于控制风险的考虑对中小企业做出严格的担保、抵押要求,这是符合市场机制的,也是市场选择的一种手段。在银行贷款受到限制的情况之下,民营企业可以通过民间金融进行资金筹集,有关部门所要做的就是 对民间金融进行规范和鼓励 :( 1 )对发展较好的信用社,应试点让民间资本参股或控股,成为真正意义的民间商业银行。( 2 )让民间资金组建 “风险投资基金”和开发中小民营企业的“创业投资基金”。许多科技型民企创业期间的资金需求是银行无法解决的,可以依靠风险投资和创业投资基金。( 3 )鼓励更多的民间资本组建和参股贷款担保公司等中介机构。
   3. 关于信息问题。解决信息不畅的问题,需要政府 加强基础通讯设施和户联网建设 ,减少信息获取成本。
   4. 关于管理和人才问题。虽然公司制管理是比家族化管理更高级的管理模式,但是不能认为任何情况下公司制都比家族化更为优越,不同的管理模式是与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相联系的。当企业规模比较小的时候采取家族化管理更为合适,因为一方面家族化管理依靠血缘关系和感情纽带,可以成功解决委托代理问题和激励机制问题,另一方面小企业从家族成员内部进行融资比从银行进行融资方便可行得多。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家族化管理的弱点也将不断暴露:第一,人们“共患难易,同富贵难”的心理特点使家族机制在解决委托代理问题和激励机制问题上失效;第二,企业对专业化管理人才的需求使家族成员捉襟见肘;第三,家族内融资不能满足大规模的资金需求。这时需要引进外部人才和资金,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的公司制。因此, 企业管理制度的演化有其内在规律,揠苗助长只能适得其反 。在周村,注册资金不足 100 万的民营企业占民营企业总户数的 76% ,注册资金不足 1000 万的民营企业占民营企业总户数的 93% ,因此 80% 的企业实行家族化管理是可以理解的。
   5. 关于技术问题。技术的取得不是免费而是付费的,任何一个理性的企业在考虑是否采用某项技术时,都会综合考虑该技术的成本和收益,只有预期贴现收益高于成本时技术才能够被采用。因此技术也有适用性,不是越高级的技术越好,而是越能带来经济利益的技术越好。既然周村的众多民营企业是从传统产业甚至手工作坊起家,那么与其跟别人比拼技术,还不如保持自己的传统特色。对于政府来说,与其重点培植某些个别企业的“高科技”,还不如培养公平是市场环境, 让每个企业面对真实的技术成本,由市场决定技术发展的方向 。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周村企业改制和民营经济发展报告

《周村企业改制和民营经济发展报告》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