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扬帆学习网文档中心范文工作报告调研报告赴港澳考察报告

赴港澳考察报告

浏览次数: 330次| 发布日期:09-06 11:49:31 | 调研报告
标签:调研报告范文,调研报告格式,http://www.yf1234.com 赴港澳考察报告,
  3、旅游业已成为支柱产业 香港旅游协会为确保其世界旅游热点城市的地位,吸引内地旅客,不惜花费大量港元。世界旅游组织20xx年的两次报告论证,香港均荣膺全球15个最受欢迎的旅游地,是亚洲唯一的最佳城市。香港、澳门市民非常爱护花草树木,整个城市街道卫生整洁,空气清新,无浮尘,公共场所一尘不染。特别是在历经亚洲金融风暴和SARS(非典)疫情的打击后,香港的经济一度下滑,港澳政府积极与中央政府合作,进一步开放旅游市场,内地游客已成为香港最大的客源市场,是对香港经济的最大支持。如果没有内地每年2000万游客的访港,香港经济增长就没有人气和后劲。我们这个团在香港和澳门,不管是在铜锣湾,时代广场、海洋公园还是在太平山、浅水湾、澳门的大牌坊到处都是内地人。特别是澳门的葡京赌场,更是见不到黄头发,高鼻子,蓝眼睛的外国人。具澳门接待的人介绍,澳门75%的税收来源于*彩业,3个赌王建有十几家赌场,世界各地成百上千万的游客天天都在给他们在做贡献。为什么世界各地大量人士到香港、澳门旅游,不仅仅是因为香港、澳门的名气,更重要的是他们那的旅游环境、消费环境太吸引人。香港、澳门特区政府非常重视旅游产业这一“王牌”支柱产业,为此,港澳政府设有专门的机构负责接待投诉,不断地在做大作强旅游业上下功夫,聚揽商业精英,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导游根本不敢欺诈消费者,一经发现有欺诈消费者和游客的行为处罚极为严厉。让游客消费,高兴而来,满意而归就是为香港的经济做贡献的服务意识,始终贯穿导游所所领行程和服务之中。
  4、危机意识强 香港和澳门面积加起来一千一百多平方公里,人口七百多万,但它是亚洲最具国际化的都市,是一个自由开放的社会,具有最自由的经济体系。据导游莫小姐介绍和当地媒体报道以及我们了解:内地是香港最大的贸易伙伴,占整体贸易总值的42%。由于香港企业大量在国内投资,她估计广东就有500万工人为香港工作。由于过去香港背靠大陆市场,面向世界,素有“中国门户角色”之称。香港过去积累的人力和智慧资本仍非常有价值。时过境迁,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这一角色成为过去。内地经济的腾飞使以往香港经济企业逐步迁徙内地。改革开放,内地都在大干快上,上海、北京、大连等一些大城市已经对香港形成挑战。香港也放弃了“唯我独尊”的心态,放下“老大”的架子,面对内地经济,特别是“珠江三角”呼之欲出的“牛市”,他们在思想上、经济上理智地与内地企业开始精诚合作。香港人、澳门人都有危机感。他们认为:没有危机感就没有压力和紧迫感,更不可能有责任感。我的感受是,香港、澳门的绝大多数市民人很勤奋,谨言慎行,刻苦耐劳,尊重教育,不听天由命。当地商界人士处处捕捉商机,他们不安于内地众多城市超过他们,而失志发展一流的国际都会的地位不可动摇、不被取代。
  5、金融、物流、旅游、资讯与服务业非常发达 作为国际大都市,香港的资讯业、物流业、服务业、金融市场非常发达,具当地报纸介绍,世界上100家最大的金融机构,有79家在香港有经营业务,有1300家会计行、1600家会计公司、3000家工商管理公司、665家律师行,由于自由开放,香港现在有250多个互联网供应商,政府对网页内容不实行限制,也不会增删和修改,电话普及率为87%,宽带覆盖全部商业楼宇和95%的住宅,是全球最典型的数字化网络城市。在香港的公司和企业只交16%的营业税,个人所得税最高不超过15%,没有其他费用要让企业来交,不像内地许多职能服务机构收取许多各种名目繁多的费用,企业压力很大。港澳政府职能部门所有的经费来源是税收,政府部门擅自收费,会受到处罚。这样的营商环境对企业、资金、人才有强烈的吸引力。我们考察团从进香港的第一天起,处处可见高科技技术广泛应用于交通、海关、民航、码头、大学、体育馆、金融、商贸、酒店等地方。就拿我们出入关来说,因为他们的设备非常先进,边检人员比内地海关少很多,但办事效率很高,通关速度很快。香港的商场经销世界各国的名牌产品,内地游客最喜欢购买数码电子产品和花色品种繁多的钻石、金银饰品,人民币在香港可自由兑换流通。但香港和澳门的生活日用品价格比内地高,水、肉、鱼、蛋、蔬菜、粮食等绝大多数靠内地供应,价格都是内地的几倍,这可能是由于港府对内地货物在数量上严格控制有关。在香港购买50平方米的房屋需要300多万港币,澳门需要50多万;据导游介绍,这几年港澳经济不太景气,市民和中产阶层最喜欢到深圳和珠海购买生活用品,因为内地的生活日用品比香港便宜很多,每遇节假日,港澳人到深圳、珠海等内地采购形成地购物大军非常壮观。 港澳考察给我们的思考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赴港澳考察报告

《赴港澳考察报告》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