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扬帆学习网文档中心范文工作报告调研报告贫困山区如何加快县域经济发展

贫困山区如何加快县域经济发展

浏览次数: 362次| 发布日期:09-06 11:50:16 | 调研报告
标签:调研报告范文,调研报告格式,http://www.yf1234.com 贫困山区如何加快县域经济发展,
      
  二、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制约因素
       XX的县域经济虽然取得了较快发展,但与发达县市的差距仍然很大,县域经济仍然是筚路蓝缕。 一是经济实力薄弱,财力严重不足。 20xx年全县GDP为23.91亿元,地方财政收入0.93亿元,人均GDP仅2517元,人均财政收入仅98元,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规模无论在全国还是全省、全市都处于中下水平。由于经济总量小,可用财力弱,导致县乡两级财政收支矛盾十分突出,运转举步维艰。 二是城镇化水平低。 我县30个乡镇中,虽有建制镇18个,但城镇规模偏小,城镇基础设施落后,物流、人流、信息流、资金流量小且渠道不畅,对经济的辐射与带动作用弱,城镇化进程远落后于发达地区。据统计,目前我县95万人口中,非农业人口只有12.6万,仅占全县总人口的13.3%;镇均人口仅4.1万人(含农业人口)。 三是产业结构升级缓慢。 20xx年我县
  一、
  二、三产业的总产值分别为9.4
  5、7.2
  3、9.4亿元,分别占全县国内生产总值的36.24%、27.72%、36.04%,其中一产业所占比重比全国平均水平14.8%高21.44%,而二产业所占比重比全国平均水平52.94%低25.22%,农业比重明显偏高,工业规模和比重过小,工业化进程缓慢。 四是所有制结构不合理。 目前,我县尚有66家国有工商企业没有改制,企业经营机制不活,债务包袱沉重,效益低下,资产负债率高达114.1%。同时,虽然近年来我县民营经济有所发展,但普遍存在技术含量低、投入不足、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经营管理落后等问题,整体实力不强,经营规模小,税收贡献率低。
   XX与全国全省县域经济的平均规模比较
  
   类别
   县域人口(万)
   县域GDP规模(亿元)
   地方财政收入(亿元)
   人均(元)
   GDP
   财政收入
   全国
   45.6
   26.2
   1.0
   5745.6
   219.3
   全省
   61.9
   26.4
   0.98
   4264.94
   158.32
   XX
   95
   23.91
   0.9315
   2516.84
   98.01
    
       作为一个山区贫困县,XX县域经济发展主要受以下因素的制约和影响:
       1 、思想观念落后,发展氛围不浓。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我县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观念发生了较为深刻的变化,但一些陈旧落后的观念和意识还在一定程度上支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成为影响县域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当前,落后保守的小农经济意识、计划经济时代的行政观念、官本位思想仍大有市场,一些干部和群众对市场经济的认识不到位,不善于抢抓机遇,不能敢为人先,主动参与市场竞争的行动不多,积极应对市场风险的办法少,想发展、求发展、促发展的氛围不浓。如近两年来为鼓励发展民营经济,激活民间资本,我县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激励措施,但民间的投资热情仍然较低。
       2 、基础设施条件差,竞争能力弱。 XX地处内陆山区,地域偏僻,交通、电力、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整体滞后。目前的南北通道至今还没有彻底打开,全县还有110多个村不通公路,9个村103个组不通照明电,180多个村不通电话,221个村不通广播电视,14.1万人饮水困难,基础设施条件仍然远不及其他地区并且差距还在继续拉大,这些都成为县域发展的重要障碍:一方面在有限的经济总量与拮据的财力状况下,县乡两级政府仍然首先要挤出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根本无力拿出更多的资金发展经济,财政对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低,影响了县域经济质和量的提升;另一方面由于区位劣势和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缺乏投资竞争力,使得开放发展和招商引资的难度加大,大型项目难以落户。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贫困山区如何加快县域经济发展

《贫困山区如何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