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扬帆学习网文档中心范文工作报告调研报告制约人才工作的问题研究及对策思考

制约人才工作的问题研究及对策思考

浏览次数: 206次| 发布日期:09-06 11:55:37 | 调研报告
标签:调研报告范文,调研报告格式,http://www.yf1234.com 制约人才工作的问题研究及对策思考,
       二是用人主体人才观念不强,缺乏爱才之心、识才之道、用才之艺,无论是党政机关,还是企事业单位,论资排辈、论“本”排序、论关系排位,“好”人易用,能人难容的传统观念仍然根深蒂固,缺乏人才发展的空间。同时由于利益分配形式单一,影响了人才与用人主体的融合,阻碍了人才最大潜能的发挥。
       三是人才自身的观念落伍。“官本位”、“学而优则仕”依然影响着人才的择业观念,大部分人宁端吃不饱的铁饭碗,也不愿意冒点风险,寻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纷纷挤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造成人浮于事,大量人才闲置浪费。
      
  (二)体制障碍。主要表现在:
   一是人才管理机制僵化。一方面,进口不通、出口不畅。由于当前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控编控岗,造成党政人才选人视野不宽,专业技术人才队伍青黄不接,后备力量明显不足。同时,由于种种原因,干部终身制、提拔容易降职难的现象始终未能打破,整个队伍缺乏生机和活力。另一方面,科学的选人用人机制尚未形成。《条例》的颁布实施虽然规范了选人、用人的条件和程序,但是真正凭品德、知识、能力、业绩作为衡量人才标准,真正做到公正选人、科学用人的机制尚未形成。
       二是人才流动活力不够。由于条块分割、部门壁垒、政企分制,人才在城乡之间、行业部门之间、政企之间的流动存在关卡多、阻力大、流动难的现象,人才资源的市场化配置程度还比较低,人才的使用效率还不高。
       三是人才评价手段单一。中央人才工作会议提出了新的人才概念和评价标准,打破了以往“唯身份、唯学历、唯职称、唯资历”的陈旧标准,但目前人才评价体系还没有与上述要求相适应。如在行业资格和职称评定上,还在以资历、学历作为主要条件,评价手段单一,评价方法缺乏科学性,评定结果缺乏准确性。
     
  (三)经济障碍。经济水平的不同造成人才开发的力度不同,一个有经济实力的地区和部门对人才的吸纳水平有很大差异。具体说有以下差异:
       一是待遇收入差异。由于地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剔除政府补贴因素,同岗位的人在经济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在城市和农村的工资收入就有很大差异。据了解,同一个院校同一个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在南方发达地区和北方落后地区就业收入相差几倍。
      二是生活环境差异。在交通、基础设施、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等方面,经济发达地区均优越于落后地区,考虑人居环境、自身发展及子女教育,自然而然“人往高出走,水往地处流”。
      三是政府投入差异。据资料显示,南方发达地区非常重视人才投入,盖博士楼,建实验室,为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发放数额很高的安家费,“高筑了黄金台,招得了凤凰来”。而作为北方地区,大部分是吃饭财政,象我们县根本就拿不出过多的钱用于提高人才待遇,引进人才上。
       由于以上差异的存在,不但人才引不来、留不住,而且现有人才流失严重,形成了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的“马太效应”。
  
  三、对策与思考
   针对以上人才工作中存在的三方面制约,组织部门要切实转变观念,创新思路,强化举措,不断提高人才工作整体水平。
   一是更新人才理念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充分认识人才在当今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和核心地位,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意识和“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尊重人才、尊重知识、尊重劳动、尊重创造,把人才工作放到政治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高度来考虑,增强人才资源开发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整合资源,盘活存量,增加总量,不求所有,但求所用。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制约人才工作的问题研究及对策思考

《制约人才工作的问题研究及对策思考》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