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对待批评。每个党员都要正确对待批评,提高对批评的心理承受能力。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胸襟宽阔,自觉的接受批评,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我们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正,不能听到批评就不高兴,反感。在组织生活中,不管批评来自何人,言辞和态度如何,都应该虚心听取,切忌讳疾忌医。虚心接受批评,丢掉的不是面子,而是错误,丢掉是思想上的各种灰尘,得到是进步。我们应牢记兼听则明,忠言逆耳利于行的道理。即使听到与事实有出入,分析不准确,方法欠妥当的批评意见,也应坚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对批评中正确的成分认真吸取,与事实不符的看作是一种提醒。
坚持实事求是。开展批评,一定要摆事实,不能捕风捉影,无中生有。在批评时,既要开诚布公,又要具体事情具体分析。指出问题要有根有据,对问题的性质要进行合乎实际的分析,不能把一般问题说成是严重问题,把认识问题说成是政治问题,把偶然的个别的错误说成一贯的错误。要贯彻“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坚持与人善,把关心爱护融于批评之中,绝不能用批评来闹意见,泄私愤。开展批评不纠缠细节,属于小的缺点和错误,能个别解决,就不在组织会上批评;平时解决就不在会上解决;能启发自我批评解决就不要公开批评;只有坚持实事求是,注意区别对象,场合和问题的性质,做到教育疏导,以理服人,才能使被批评者放下包袱,消除顾虑,心悦诚服地接受批评。
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批评与自我批评是一种修养,批评者要有较高的党性修养,才能使批评有高起点;批评与自我批评是一种信任,批评者的信任来自自身良好的形象,来自与同志之间的高尚的友情,有了信任才能与被批评者开诚布公,畅所欲言,批评才能达到目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是一种交流,只有交流,才能唤起心灵呼唤,这样才能达到情感的交流,心灵的沟通。
科学发展观自我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