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法治为主,“五五”普法的成效深化落实。
“五五”普法落脚点是使各行各业都逐步走上依法治理的轨道,做到乱则依法而治,不乱则依法而行。因此,我们在“五五”普法中非常注重学用结合,逐步推进依法治理,为发展经济和各项事业创造一个良好的法制环境。
www.yf1234.com
一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普法的目的之一是推进社会治安的综合治理和社会大局的稳定。为此,我们以普法教育作为社会治安的综合治理的基础,首先充实调整村级治保调解干部的法制培训教育,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使他们能深入第一线,以案释法,解决问题。另外有重点地组织进行面授法制教育,提高广大干部的法律知识和法制观念。再次,修订《村规民约》以规范村民的行为。从而使我镇的民间纠纷解决在基层,消失在萌芽状态。同时,我们健全各处防范措施,落实人防、物防,并贯彻“严打”方针,打击和整治各种丑恶现象和不法行为。为了加强依法治理和普法宣传的力度,把普法宣传活动与专项整治工作结合起来,几年来,我们根据群众反映突出的实际问题,制定完善了各项方案,切实排摸出社会不安定因素,消除社会上各种骚动,尤其抓住“地头蛇、车匪路霸”这些发生频繁、屡禁不绝、群众反映特别激烈的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生产安全息息相关的现实,在“五五”普法伊始,就专门组织了打击地霸专项整治活动,严厉打击了一批违法犯罪分子,有力地打击“地头蛇、车匪路霸”的恶势力,净化了我镇的社会环境,维护了社会稳定。
二是依法行政。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法制观念的普遍提高,政府机关不能再像以前那样,仍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管理社会,否则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干涉并制约经济的自由发展,所以适时、及时地调整政府管理手段,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对此,只有正确引导并转移到依法管理、依法行政上来,才是行政、经济和谐发展之良策。针对这一实际,我们借鉴“四五”普法的成功之处,继续抓好、抓实、抓细以依法行政为主要内容的依法治镇工作。同时强化对行政行为的法制监督检查,并规定政府制发的规范化文件在领导签发之前先经镇综治委进行法制审核,确保政府和各部门行政行为的合法性。
三是依法治村。首先,我们建立依法治村领导小组由村主要领导任组长,落实专人负责;其次,召开村两套班子成员、党员、村民组长会议,进行全民动员,广泛宣传依法治村工作深入人心,家喻户晓;第三,认真组织学习《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开展创“安全文明村”活动,积极推进村民民主选举、民主决定、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在“五五”普法期间共创14个民主法治示范村,达标率占全镇行政村总数的100%。经过普法宣传教育,村民的民主法制意识明显增强。第四,以司法所、人民调解委员会和法律服务所为主干力量,定期组织村级治调干部进行法律知识更新、培训,努力提高干部素质,同时结合村务公开栏,开展民主与法制宣传教育,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依法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实行村民自治,民主管理。
通过五年的普法教育宣传,全镇营造了和谐、稳定、蓬勃协调发展的氛围。按照全镇“12345”的发展思路,取得了较显著的成效。全镇工业总产值达2.86亿元,占计划任务的103.5 %,实现了乡镇企业产值 1300万元,占计划的 101.7%;粮食产量完成 162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 2232元,同比增长 164元;多渠道进行劳务输出达33000余人;人口与计划生育协调发展,认真搞好《计划生育法》的宣传教育,加大力度,使计生率达 81.6%;退耕还林工作强化《退耕还林条例》的宣传,张贴标语 985幅,散发宣传资料 26000余份;完成了新村扶贫硬化通村公路15公里,硬化连户路37公里;全镇全年共投入资金1300余万元,解决了38000人安全饮水问题。这些数据表明,“五五”普法工作给全镇各项事业的发展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
我镇“五五”普法在“四五”普法基础上,通过总结经验、查漏补缺,重新布局,制定方案,在各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当然,“五五”普法也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在今后的普法工作中进一步完善。我们将进一步以邓--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认真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的一系列重要精神,以依法治国方略为指针,按照依法治镇、普法规划的总体要求,坚持学法与用法相结合,法制教育与法制实践相结合,充分发挥普法依法治理的功能作用,为推进我镇依法治镇的进程,促进我镇经济、政治、社会和谐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乡镇五五普法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