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开展法制文明户创建活动,每年组织一次评比表彰活动。
43、积极开展“12•4”法制宣传日活动,宣传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效果好;借助媒体,积极开展法制宣传教育。
44、村级建立法制宣讲小组,法制宣讲小组由3至5人组成;村民小组有法制宣讲员1至2名;每户培养一名“法律明白人”。
45、村民委员会依法办事。村委会干部无刑事犯罪行为,无干涉集体经济组织依法独立进行经济活动的行为,无侵犯集体经济组织和村民、承包经营户、联户和合伙人的合法财产权和其它合法权益的行为。
46、村民自觉遵纪守法。无重大治安案件,无民转刑案件,无集体越级上访,无封建迷信活动,无刑释解教人员重新违法犯罪的发生,无非法婚姻、非法收养行为,无违反计划生育法律法规现象,无偷税漏税行为,无滥砍伐林木、乱开采矿山行为,无其他违反法律法规行为。
七、法律服务
47、村聘请法律顾问,有办公场所和工作制度。
48、村民能够熟悉寻求法律服务的渠道,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为村民提供法律服务便民卡。
www.yf1234.com 八、治保、人民调解
49、村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组织健全,村三级治保网络完善,工作职责明确。
50、主动协助公安机关加大对各种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村民无包庇犯罪行为。
51、对本村的暂住人口有管理制度,并实施严格管理,建立暂住人口管理档案。
52、建立巡逻联防制度,预防违法犯罪,保护村民生命财产安全,村民无严重盗窃行为;开展群防群治,农村基层治安保卫责任落实,村级治安秩序良好,农村社会稳定。
53、基层治安保卫工作岗位责任、情况登记、信息报告、案件查证、作案现场保护、群防群治工作、文字档案管理、工作优劣奖惩制度落实。
54、村级调解组织网络健全,做到村有调解委员会,村民小组或自然规律村有调解小组,每10户村民设调解员或纠纷信息员。
55、每年组织一次人民调解员进行培训或参加上级培训;调解工作坚持合法合理、平等自愿、不限制当事人诉讼权利原则,调解工作村民满意。
56、健全人民调解岗位责任、纠纷登记、统计报表、文书档案、回访、纠纷排查、纠纷信息传递反馈制度。
57、做好经常违法乱纪、具有明显劣迹、处于犯罪边缘的重点人员和刑释解教人员的帮教工作。
九、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
58、坚持依法治村与以德治村相结合,法制教育与法制实践相结合,法制素质与道德素质明显提高。
59、村民委员会的经济职能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本村经济不断发展。村民能依法生产经营、公平竞争、诚实守信、依法纳税,无制假售假行为。
60、村民委员会积极办理本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及时向人民政府反映村民的意见,完成年内工作目标。
61、村民委员会在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发挥作用明显,积极开展各项活动,完成工作任务突出。
62、适龄儿童完学率100%。
63、积极开展“十星级”文明户创建活动,做到有部署、有检查、有评比、有表彰。
64、认真贯彻计划生育法律法规,积极做好计划生育工作。
65、及时调处纠纷,无矛盾激化,无严重打架斗殴事件;有效遏制本村重大事故和重大恶性案件的发生。
66、搞好公共卫生,有效预防各类疾病发生,未发生甲、乙、丙类传染疾病。
67、做好优待抚恤、养老、抚幼及助残工作,无老人、幼儿和残疾人被遗弃。
十、其他
68、村出现重大刑事案件、重大责任事故、村“两委”成员被追究刑事责任,违反计划生育实行一票否决。
69不认真开展各项创建工作,不认真做好考核准备工作的,一律视为放弃创建试点工作。
“民主法治村”创建活动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