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局通过引进大功率DF8B型内燃机车和DF4D型客运机车,为货运重载和客运快速提供了动力支持;通过提高载重70吨的C70货车在货运车辆中的比重,为运量增长提供了装备支持。在信息技术方面,先后引进客票系统、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列车调度指挥系统、中国铁路车辆运行安全监控系统等先进技术和新型设备,极大提高了企业的运输组织效率、管理水平和安全保障能力。同时,呼局在引进吸收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再创新,20xx年以来,全局共取得科技成果73项,获铁道部、自治区级科技进步奖3项。
干部职工素质的提高是转变发展方式的保障。一是铁路局党委和各级组织坚持政治工作融入中心、服务大局,以人为本、服务职工,不断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人才队伍建设,注重发挥党组织和党员作用,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引导干部职工不断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
www.yf1234.com 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为全局改革发展提供了政治保证。二是大力实施“文化兴企”战略。坚持以人为本、育人铸魂,以会促建、重点突破,逐步健全理念、行为和视觉三大文化识别系统,构建了安全、经营、管理、服务、环境五大文化体系。形成了以包头西车辆段为代表的安全文化,以呼和供电段为代表的科技文化,以呼和站为代表的和谐文化,共同铸成了呼铁局企业文化的深厚底蕴。呼局坚持把选树先进典型作为增强企业凝聚力的重要举措,涌现出了大批劳模、标兵、专家以及先进典型群体,激励了职工斗志,提升了呼局的对外影响力。
三是不断加大管理和专业技术培训的力度。在干部培养使用方面形成了科学、民主、规范的选人用人制度;在职工队伍建设方面,健全和完善了职工竞争上岗、待岗、待业实施办法,在企业内部逐渐形成了岗位靠竞争,收入靠贡献的新局面,为职工队伍素质的提高注入了持久活力。
铁路局以创建学习型企业为目标,着力构建全方位的学习、培训体系。由人事部门、劳资部门组织的专业培训。培训计划按职务、工种、文化层次分类,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做到了有的放矢,学有所用;部门内的学习,尤其是结合运输生产实际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探讨,通过解决问题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通过学习,增强不同部门之间的了解和沟通,提高铁路“大联动机”的整体协作效能;加强“校企”合作,为铁路高速、重载及信息化发展储备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实施培养100名高层经营管理人才、1000名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10000名生产业务骨干的“百千万”人才建设工程,创新人才送培、使用、管理和考核工作机制,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和用人导向,努力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资源型城市发展中曾陷于困境,为什么新泰市经济繁荣,可持续发展能力也强?他们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创新发展思路,培植主导产业,推进结构调整,统筹协调发展,走出了一条资源型城市发展的新路子,创造了有价值的和有普遍意义的成功经验。
实现由资源导向战略向市场导向战略转变。新泰突破封闭的、单一的思维模式,构筑开放型、多样化的经济形态。这里曾是全国60个重点产煤县,产业结构单一,工业基础薄弱,整个经济主要靠小煤窑支撑,非煤工业企业个数少、规模小。20xx年初,新泰提出并确立了“中心是经济,重点是工业,关键是项目,支撑在投入,根本在效益”的经济发展思路。大力发展非煤产业,把项目建设尤其是大项目建设作为加快发展、科学发展的基本抓手,按照项目——项目群——产业——产业群的发展模式,持续不断地引进新上了一大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环保节能政策,科技含量高、能够持续提供税源、扩大就业的大项目、好项目,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适时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用新兴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新泰市重视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不断加大科技投入,着力发展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业、高新技术企业和高新技术产品。20xx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121家,比20xx年增加95家,其中国家级4家,省级38家,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89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五年翻了两番,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0.1%。同时,重视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新泰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改进农业区域化布局,重点培植了蔬菜、畜牧、林果花卉、食用菌、桑蚕五大主导产业,建成了汶南黄花菜、楼德煎饼、天宝樱桃、石莱仔猪四个特色农产品中国第一镇和全省桑蚕基地县、省十大食用菌生产基地,被命名为全国生猪调出大县。
科学发展观体会:善于抢抓机遇,勇于接受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