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扬帆学习网文章频道免费教案语文教案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人教新课标语文二年级《小柳树和小枣树》教学实录之一 [附评]

人教新课标语文二年级《小柳树和小枣树》教学实录之一 [附评]

浏览次数: 885次| 发布日期:09-07 17:32:25 |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标签:人教版二年级语文教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http://www.yf1234.com 人教新课标语文二年级《小柳树和小枣树》教学实录之一 [附评],
  三、快速阅读,整体感知课文。
  师:请同学默读这篇童话故事,开始默读时,请注意要求:我们要求1分钟之间要读400字,注意不要错读、漏读,你们想不想测试一下?(生快速阅读课文,教师计时)
  (评析:自读自悟,主体理解。这正是阅读教学的“基点”和“归宿”,也是学习主体心理需求的“兴奋点”和“制高点”,更是传统教学的“问题点”。在上一环节优美的遐想氛围中,让学生亲身体验和品味课文中美好的故事和优美的语言。学生阅读理解作者受情感和基础的制约可能有不同的角度和深度,但语文教学设计不能想当然,片面地把教师阅读理解作者的角度和深度按部就班的强行带着学生分段分层学习课文。第三环节是阅读教学的核心环节,也是教师教学功底与备课深度的综合运用“竞技场”,更是学生自主、主动阅读学习与理解的实践环节,如果教师在这一环节中过分牵引学生学习思维,学生被动的学习教师硬塞给的知识点,学习效果自然大打折扣;如果让学生在前一部分初步感知课文的基础上,再提出快速阅读(每分钟轻声读400字左右)、把握全篇的要求,学生就会读得入神,紧接着,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或有问题的自然段,“中间开花”或“头脑风暴”,由此选择阅读的突破口,既抓住了学生的思维,又游刃有余的考验教师的教学设计与备课深度,阅读效果自然事半功倍。)
  四、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或有问题的段落研读。
  师:现在我们再把你最喜欢的词句或最感兴趣的段落画下来,读一读。读完后想一想:你从这些词、句、段中知道了什么?为什么喜欢它?
  (评析: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学生的思维为突破口;头脑风暴,富有个性化理解,又有利于教师因材施教选准“切入点”和“扶引点”)
  五、选择阅读的突破口,整体感悟课文内容。
  师:谁愿意把喜欢的词,句,段与大家共享。
  生:我喜欢整篇故事,我从中知道我们不应该因为自己长的美就看不起别人,就骄傲。
  生:我喜欢“小柳树在微风中得意地跳起舞来”这一句,我知道了小柳树很骄傲。
  师:从哪个词可以看出它骄傲?请表演一下。
  生:从“得意”一词。
  师:可以换一什么词?

人教新课标语文二年级《小柳树和小枣树》教学实录之一 [附评]由教案吧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www.yf1234.com
www.yf1234.com   生;“得意”可换成“骄傲”“自豪”“高兴”
  师:谁能把小柳树骄傲的样子读出来。(生骄傲地读此句)
  师:还能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小柳树骄傲了?
  生:“喂,小枣树你的树枝多难看哪,你看我,多漂亮!”
  生:“喂,小枣树,你怎么不长叶子呀?你看我多漂亮!”
  师:小柳树为什么要骄傲?
  生:因为小柳树比小枣树美,所以小柳树就骄傲了。
  师:小柳树外形美在哪里呢?用横线画下来读一读。
  师:小柳树的外表那么美,小枣树的外形怎么样呢?
  生:小枣树的树枝弯弯曲曲的,一点儿也不好看。
  生:春天来了,小枣树还是光秃秃的。(请学生说说“光秃秃”。)
  师:春天来了,很多植物都发芽长叶,可是小枣树却是光秃秃的,你们感到奇怪吗?小柳树也感到十分奇怪,谁能告诉小柳树,春天小枣树为什么不长叶子?
  生:小柳树,你可真是井底之蛙。小枣树非常聪明,它是想把把营养和水分留给秋天的枣子。
  师:小枣树和小柳树除了外型不同,还有什么不同?从课文中找一找。
  生:小枣树结果,小柳树不结果。
  师:小柳树看到小枣树结果子,它对小枣树的态度有没有变化?从哪一句话可以看出来,用直线画出来读一读。
  生:小柳树的态度变了,我从“以前我总是说枣树不好看,这次她该说我啦!”看出来的。(引导学生读出悔意)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人教新课标语文二年级《小柳树和小枣树》教学实录之一 [附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