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观察这一个月的云,并做好记录,来看看云与天气的变化关系。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品味语言美,感受准确性;尝试仿句,积累佳句。
一、导入
复习旧知,导入科普小品的语言美:本文是一篇介绍科学知识的说明文,语言要求准确,但也生动形象,尤其对云的描摹细致形象。
二、赏美句——生动
1、学生默读课文,找出自己认为生动、优美的句子读一读,相互交流,并说明理由。 (侧重于比喻句)
2、变换表述,体会说明性语言与描述性语言的区别:
如:把第三段中对卷云的表述转换为“天空中最高、最薄的云叫卷云。阳光可以透过它照到地面。”好不好?为什么?(运用打比方,使卷云的形态更形象,让读者容易理解。)
3、仿句练习。
示例:天上的云……像峰峦,像河流,像雄狮,像奔马……
造句:
夜幕四合,周围的群山,……
远处的霓红灯亮了,……
月光照在地上,像……
三、析佳词——准确
请再读课文,从文中找出你认为运用得好的词语,并体会其作用。
如:①“招牌”指什么?用在这里说明云有怎样的作用?
②把“往往”和“常常”去掉行不行?为什么?
③“躲藏”一词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好在哪里?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看云识天气》教学设计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