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问题:作者写这些景物运用了哪些手法?
学生通过自主阅读,讨论后明确作者抓住了景物的特点,调动多种感觉器官,绘形、绘声、绘色,全方位多角度进行描写:蓝天白云、葱翠的树林、山花烂漫的小山坡是静态的,是色彩斑谰的;戴胜鸟和云雀边飞边唱,嬉戏呜叫是动态的,它们的歌唱是欢快悦耳的。
作者运用动静结合、声色相融的手法,使这幅立体自然画卷真的是美不胜收。赶马女孩子面对如此美景,心中充满喜悦,为之陶醉,情动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怎能不情不自禁的纵情歌唱呢?
我设置的第三个问题是:假如你处在这样的环境中,又是赶马女孩子中的一员,你会唱出什么样的歌?结合自己的日常积累,主要是歌曲积累,展开合理的想象和联想,创设情境,唱出自己心中的歌。
设置这个问题,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发散思维,为学生营造了想象和联想的空间,学生能在想象中身临其境,真正体验在这种宛如画卷的环境中,当地的人们会有什么样的心情、欲望,赶马女孩子热情、奔放、好歌的性格的形成和环境有着根本的联系。
除了写到这些女子之外还写了怎样的人?
明确:老人,一个吹鼓手……老人格外兴奋活跃,由于是传歌所以记忆里存蓄的智慧和热情就被激发出来了,激发了生命深层的活力。
3小结:本文是一篇乡野的赞歌,是一杯生活的美酒,是一首智慧的诗篇.真是:“景美歌醇人豪放,山野对歌竞风流.”同时让学生体会和思考:民俗的形成与环境、人物的密切关系。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云南的人美、歌美,不仅是因为云南秀丽明媚的环境美,而且是因为云南人民充满智慧,对生活充满热爱。正是如此,这种歌会的风俗才代代相传下来。
( 四)巩固扩展
对课文的阅读、分析,品味之后,为了巩固学习内容,我设置了即兴演唱,体会作者对自然﹑对艺术﹑对人及生活的热爱.
( 五)归纳小结
《云南的歌会》是介绍云南民俗风情的散文,学习本课不仅能让学生了解到云南歌会的独特之处,还能引导学生关注民俗,了解民间文化,感悟生活的美好和人生的美好。
(六)板书设计
山野对歌:才智 外貌 神态 人物美
山路漫歌: 花 鸟 人 环境美
云南的歌会说课由教案吧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www.yf1234.com
www.yf1234.com
云南的歌会说课
村寨传歌:场面 特点 目的 风俗美体现作者对自然﹑对艺术﹑对人及生活的热爱
(七)作业布置
1.收集有关民歌的音像资料,学习课文中三种不同写作方法,结合课堂上播放的资料,把听到的民歌及其场景,发挥联想和想象,用语言表达出来。
2.课外收集其他文学作品中有关描写民歌的段落。
五、教学评价
以上就是我对教学程序的设计,这样的教学设计,是考虑到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调动学生自主活动的积极性,又考虑到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问题,另外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在语文实践中掌握语文规律,注重文本的学习,通过反复朗读来品味语言,感受情感。
其实,课堂教学活动是非预设的,动态变化的,即使教师备课再充分也难以设想到课堂上会出现的形形色色的情况和事件.所以,任何教学过程的设计,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具体的课堂教学还要根据当时的情景进行调整。
我的说课就此结束。恳请各位领导、老师指正!谢谢大家
云南的歌会说课由教案吧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www.yf1234.com
云南的歌会说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