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人教版八年级语文教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http://www.yf1234.com
《周庄水韵》教案5,
2.主题:这篇游记作者通过三次写游周庄的情景和感受,充分表现了周庄的“水韵”,写出了它的多姿多彩和动人心弦的景象,表现了周庄水乡在改革开放以后充满生机,反映了周庄人民的幸福欢乐生活和对外开放意识。
3.特点:①按照时空顺序,多角度去描写景色。②先略后详,逐步加深了描写。③运用多种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的描
教学方案设计二(2课时)
说明:可与《巴东三峡》一文进行对比阅读。在课前查阅、搜集三峡与周庄的图片和资料,获得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教学时引导学生通过两篇文章的描写对象、作品意境、作者抒发的感情、写作手法、描写角度等对比,采取探究式学习。
参考学案
学习方法建议:
加强朗读,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学习课文优美的语言,激发对自然山水,祖国河山的热爱,培养审美情趣。
拓展性学习建议:
1.从知识的角度出发,查找资料,了解我国古典、民俗建筑,风景名胜的现存状况极其旅游开发情况。
2.从培养写作的目的出发,可以进行拓展性的景物描写片段练习。
教学测评
一.础知识测评
1.给下列加点的词语注音
斑斓( ) 眩目( ) 屋脊( ) 参差( )( )
谛听( ) 娴熟( ) 瞬息( ) 璀璨( )( )
2.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1)雪还没有来得及将古镇覆盖,阳光已经穿破云层_______(照耀 照射 抚摸 触摸)大地。
2)细细________(聆听 倾听 谛听),水声重重叠叠,如诉如泣。
3)迷离闪烁,犹如在风中________(飘动 荡漾 漾动)的一匹长的彩绸。
二.阅读理解测评
已经隐匿在夜色中的古镇,在七彩的焰火照耀下面目一新,瞬息万变,原本墨一般漆黑的屋脊,此时如同被彩霞拂照的群山,凝重的墨线变成了活泼流动的彩光。最奇妙的当然是我身畔的河水,天上的辉煌和璀璨,全都落到了水里,平静幽深的河水,顿时变成了一条摇曳生辉、光华四射的彩带。随焰火忽明忽暗的河畔楼屋倒映在水里,像从河底泛起的一张张仰望天空的脸,我来不及看清楚他们的表情他们便在水中消失。当新一轮焰火在空中盛开时,他们又从遥远的水下泛起,只是又换了另一种表情。这时,从古镇的四面八方传来惊喜的欢呼,天上的美景稍纵即逝,地上的惊喜却在蔓延……
我很难忘记这个奇妙的夜晚,这是一个梦幻般的夜晚,周庄在宁静的夜色中变得像神奇的童话,古镇悠远的历史和缤纷的现实,都荡漾在被竹篙和木橹搅动的水波之中。
1这段文字描绘的是具有“中国第一水乡”之美称的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选自_____________。
2.黑体字部分从描写的角度看是运用了_________来描写。从视角变化上看是由____到_____,从______到______来观察的。从修辞手法上来看使用的是____________。
3.你如何理解“古镇幽远的历史和缤纷的现实,都荡漾在被竹篙和木橹搅动的水波之中”?
参考答案:一.1.lan xuan ji cen ci di xian shun cui can 2.抚摸
谛听 漾动 二.1.周庄 赵丽宏 《周庄水韵》 2.听觉 远 近 上(天上)
下(水中) 比喻 3. 周庄古老的建筑,古老的生活方式和古朴的民风与欢乐、五彩缤纷的现实在周庄的河面上交相辉映,我们由此看到古镇焕发出来的勃勃生机,周庄人民的幸福生活和对外开放的意识。这一切不能不让人感到面对的就是一个“神奇的童话”。
教学反思
1.通过阅读,学生是否感悟了周庄水韵之美境,真正受到了美的熏陶。
2.学生是否体会了本文语言的精妙,理解了多角度描写以及综合运用多种修辞手法的特点。
3.学生能否在实际写作中得以恰当的运用。
《周庄水韵》教案5由教案吧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www.yf1234.com
《周庄水韵》教案5
《周庄水韵》教案5
浏览次数: 175次|
发布日期:09-07 18:40:34 | 八年级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