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人教版八年级语文教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http://www.yf1234.com
《竹溪记》教案设计1,
是-这种情况 不胜笑-笑也笑不完
段意:在上文贵竹、贱竹这一怪现象的基础上,作者深入一步,进行由此及彼的推理。把京师人、江南人、绝徼海外人对“奇花石”“竹”的不同态度进行了鲜明的对比,并指出三种人对不同物品的不同态度是一种奇特可笑的现象。
文言文实词、虚词(3)
语云:“人去乡则益贱,物去乡则益贵。”以此言之,事之好丑,亦何常之有乎?
语-常言 去-离开 则-就 贱-卑贱 以此言之-如此说来 常-常规、标准 何常之有-(有何常)有什么固定不变的标准。
段意-引用俗语,说明世上评价人、物的标准,是以远近多寡而论高下贵贱。
四、布置作业:
1、翻译(1-3)小节
2、预习后半部分
第二课时
一、教学内容:
1、复习上一节课内容
2、分析翻译(4-6)小节
3、总结全文
二、教学过程():
1、提问复习上文内容
2、文言文实词、虚词(4)
①余舅光禄任君治园于荆溪之上,遍植以竹,不植他木。竹间作一小楼,暇则与客吟啸其中。
余-我 治-建造 于-在 以-把 作-建造 暇-有空时 吟啸-吟诗唱歌
其中-在这里
②而间谓余曰:“吾不能与有力者争池亭花石之胜,独此取诸土之所有,可以不劳力而蓊然满园,亦足适也。因自谓竹溪主人。甥其为我记之。”
间-偶然 谓-对**说 有力者-有势力的人 争-比赛 胜-优美的盛况 此-在这里 取诸土-取之于本地土中 劳力-花费 蓊然-草木茂盛 适-舒适 其-表示希望恳求 之-竹溪
短意-任光禄虽身处江南,却不随同世俗,反而在园子里栽满了竹子。
文言文实词、虚词(5)
①余以谓君岂真不能与有力者争,而漫然取诸土之所有者,无乃独有深好于竹,而不欲以告人欤?
以谓-以为 岂-难道 漫然-漫不经心 取诸土-取之于本地土中 无乃-恐怕 深好-深深的喜爱 以告人-以(之)告人
②昔人论竹,以为绝无声色臭味可好,故其巧怪不如石,其妖艳绰约不如花,孑孑然有似乎偃蹇孤特之士,不可以谐于俗。
昔人-过去的人 臭-xiu 气味 好-值得喜爱 故-所以 其-竹子
妖艳-颜色艳丽 绰约-姿态柔美
孑孑然-孤零零 似乎-好象 偃蹇-高傲 孤特-孤高独立 士-读书人 谐-协调
《竹溪记》教案设计1由教案吧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www.yf1234.com
www.yf1234.com
③是以自古以来,知好竹者绝少。
是以-因此
④且彼京师人亦岂能知而贵之?不过欲以此斗富,与奇花石等耳。
彼-那 贵-珍爱 以此-用竹子 斗富-比谁有钱
⑤故京师人之贵竹,与江南人之不贵竹,其为不知竹一也。
之-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为-行为 一-一样
⑥君生长与纷华,而能不溺乎其中,裘马童奴,凡诸富人所酣嗜,一切斥去。
纷华-热闹繁华 溺-迷恋 酣嗜-尽情嗜好 斥-排除
⑦尤挺挺不妄与人交,凛然有偃蹇孤特之气,此其于竹必有自得焉。
尤-尤其 挺挺-正直 妄-随便
凛然-严肃,令人敬畏 偃蹇孤特-孤高独立 此-这样 其-他(任光禄) 自得-自有所得
⑧而举凡万物可喜可玩,固有不能间也欤?然则虽使竹非其土之所有,君犹将极其力以致之,而后快乎其心。
举凡-所有 固-原来 间-使**隔开 然则-那么 虽使-假使 犹-还 极-竭,尽力 以-来 快-高兴 乎-在
难点翻译:固有不能间也欤-原来就不能使他们隔开
⑨君之力虽使能尽致花石,而其好固有不存也。
固-必然,本来
《竹溪记》教案设计1
《竹溪记》教案设计1
浏览次数: 758次|
发布日期:09-07 18:42:29 | 八年级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