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扬帆学习网文章频道免费教案语文教案高二语文教案《留侯论》教学设计

《留侯论》教学设计

浏览次数: 331次| 发布日期:09-07 18:55:35 | 高二语文教案
标签:人教版高二语文教案,高二语文选修教案,高中语文教案,http://www.yf1234.com 《留侯论》教学设计,

《留侯论》教学设计

    设计指导思想
    文言文教学最难的地方在于对“言”和“文”的处理。无疑,我们应该充分重视“言”,但在如何重视“言”上,各人的理解很不一样。很多人把过多的精力放在梳理文言实词、虚词和文言现象上,以为这样才是重视“言”。自然,文言实词、虚词和文言现象需要我们把它们明确地“分离”出来,但除了这种“分离”,我们能否搞一点整体性的把握,搞一点信息筛选?事实上,信息筛选、整体把握,是驾着飞机在文本上作低空盘旋,是对“言”的充分尊重和照顾。本着这一思想,我在梳理本文(苏教版选修课本《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第四课)字词的基础上,首先让学生跟文本对话,通过推理与想象,了解张良成功原因的两种不同的观点,进而比较不同的文本,让“言”反复出现在学生的学习视野。有了这种对“言”的充分重视,现代文教学的一些方法自然就能合理地使用起来,就能做到“言”、“文”结合。
    教学目标
    1、了解本文立意的创造性和新颖性,学习苏轼的治学精神。
    2、学习本文正反对比、主次分明的写作特色。
    3、培养学生辨证思维和逆向思维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在学习本文立意新颖的基础上,训练学生的逆向思维。
    2、难点:比较不同的文本、培养学生的辨证思维。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通过提问,解决文中字词
    在课前充分预习的前提下,让学生自由提问、共同解决字词问题,同时教者也可以在自由提问的基础上,适当加以补充。提问与补充,估计更多地要涉及以下一些内容,教者最好能心中有数。
    1、实词
    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见:通“现”,表现,显露)
    是故倨傲鲜腆而深折之(折:使……受摧折,使动用法)
    郑伯肉袒牵羊以逆(逆:迎接)
    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下:居于……之下,谦逊地对待,名词活用为动词)
    臣妾于吴者(臣妾:称臣称妾,或充当奴隶)
    忍小忿而就大谋(就:成就,完成)
    此固秦皇之所不能惊,而项籍之所不能怒(惊:使……受惊。怒:使……发怒。都是使动用法)
    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王:立王,称王,名词活用为动词)
    犹有刚强不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全:成全)
    2、虚词
    匹夫见辱(见:被)
    卒然相遇于草野之间(卒:通“猝”,突然)
    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隐君子者出而试之(安:怎么)
    当韩之亡,秦之方盛也(方:正)
    不为伊尹、太公之谋,而特出于荆轲、聂政之计(特:只)
    句践之困于会稽(之:连接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其状貌乃如妇人女子(乃:竟)
    3、一词多义)
    过:必有过人之节(超过,超越)/而世不察,以为鬼物,亦已过矣(错)
    怪:其事甚怪(奇怪)/油然而不怪者(以为……怪异,意动用法)
    其:非子房其谁全之?(语气副词,表示反问,相当于“难道”)/此其所以为子房欤(语气副词,表示揣测,相当于“大概”)
    所以:所以微见其意者(用以……的方式)/观夫高祖之所以胜,而项籍之所以败者(……的原因)

[1] [2] [3]  下一页


《留侯论》教学设计

《《留侯论》教学设计》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