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心得:
在这个世界上,有时候做一个有信念而不太聪明的人也许是一种选择。我们现在就是因为太聪明了,所以聪明反被聪明误,我们为什么会听信他人的鼓噪呢,为什么爬着爬着对自己怀疑了呢?是因为我们心里头没有一个信念,没有坚信认定的事情我一定能做成,所以我们才会受到他人的蛊惑或者抱怨处境的艰难。
三.小结本节课内容
四.作业:
课外阅读《论语》,继续走进孔子。
第三课时:
一.文本研读第四部分(12-19段)
1.文意的了解与文言字词句的积累。
微 追迹 编次
征 翕如 纯
皦 绎 乐正
重 彬彬 绝
运
约 指 绳
2.文章内容的理解:
思考:
① 12—15段写孔子整理文献,具体写了哪些贡献?他为何要做这样的工作?他的工作体现了一种怎样的精神?
② 联系《太史公自叙》中关于孔子编次《春秋》的情况介绍,再说一说你对孔子编《春秋》的目的及笔法的理解。
3.内容小结:
孔子整理文献、从教授业、撰述《春秋》等活动
(1)孔子整理文献:
①对“礼”的整理——孔子整理文献是因为这些文献已“废”“缺”;因为孔子的整理《书传》《礼记》等文献才得以保存;孔子是在“追迹三代”“观殷夏所损益”的基础上做整理继承工作的,并对“周礼”最为肯定;孔子整理的文献,当时已不能完全被印证。
②对“乐”的理解的分类吞理解,“各得其所”的自信,是建立在认真学习、悉心研究的基础上的。
③孔子对《诗》的删削和篇目确定,删削的原因是为了“去其重”,篇目确定的原则是“可施于礼义”并能“弦歌之”。
④孔子晚年“喜”“读”《易》并为其中的一些篇目作序的情况,“韦编三绝”强调了“喜”的程度和勤奋精神,“假我数年”的话则表现了“学而不厌”的学习态度。
(2)孔子从教授业:
概述其教学的内容和弟子的众多,后一段写其具体的教育内容和主要的教学方法。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孔子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