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扬帆学习网文章频道免费教案语文教案高二语文教案我的一位国文老师

我的一位国文老师

浏览次数: 541次| 发布日期:09-07 18:56:15 | 高二语文教案
标签:人教版高二语文教案,高二语文选修教案,高中语文教案,http://www.yf1234.com 我的一位国文老师,

我的一位国文老师

    《我的一位国文老师》教案
    梁实秋是台湾卓有成就的文学研究家、翻译家,同时也是被台湾尊为散文一代宗师的小品散文大家。他的散文小品,广泛涉及人生世态,或回忆往事、记述个人经历,或叙写家庭生活、读书生涯,或忆记故乡、发家国之思,或描写社会面貌、文化习俗……
    梁实秋的散文怀人则凄清细腻、缠绵动人;思乡则深沉浓郁、感人至深;写景则错落有致、别具一格;叙事则娓娓道来、不流于俗……总之,梁实秋的散文幽默典雅,雍容大度,舒徐自在,韵味浓郁,读来让你爱不释手。
    《我的一位国文老师》是梁实秋散文中写人的名篇,作者用风趣幽默而又饱含深情的笔调刻画了一个貌丑性凶但却敬业爱生的独特的老师形象。
    全文共12自然小节,可分四段:
    第一段(第1小节):总写不能忘记国文老师的原因。
    这一小节先交代“我”遇见国文老师的时间是“十八九岁的时候”,这是一个“少年不知愁滋味”的年龄,也是个不太懂事的年龄。然后用“印象最深”、“受益”“最多”来概括“我”不能忘记这位国文先生的原因。开头很简洁,连用两个表程度的副词“最”突出强调了国文先生在“我”记忆中的位置,同时也勾起了读者阅读的欲望。
    第二段(2——6小节):叙写国文先生的外貌特征和行为习惯。
    一般对于尊者长者的回忆常常总会规避一些缺点和不足,而梁实秋对国文先生徐锦澄的描写,却可以用“大不敬”来形容。
    首先是绰号不雅——“徐老虎”,一旦一个人的名号与“老虎”挂上勾,就足见其凶其狠了。
    再看他的“像貌”(现在一般写为“相貌”),脑袋“有棱有角”的,头“很尖,秃秃的,亮亮的”,脸形“却是方方的,扁扁的”,“鼻子眼睛嘴好像是过分地集中在脸上很小的一块区域里”。这一副尊容作者概之以“古怪”实在是再恰当不过了。
    我们再看他的行为习惯,“他的身材高大,但是两肩总是耸得高高的”,“鼻孔里藏着两筒清水鼻涕,不时地吸溜着”,“他常穿的是一件灰布长袍”,袍子上“油渍斑谰”。“他经常是仰着头,迈着八字步,两眼望青天,嘴撇得瓢儿似的”。这样一些习惯性动作,描写细腻,个性鲜明,读来令人忍俊不禁,梁实秋文风的谐趣由此可见一斑。
    当然,徐先生最突出的特点是喜欢骂人,作者连用四个小节写了徐先生的“骂人”。因为下午用国语讲授的课与毕业无关,学生们大都不认真听讲,其他国文先生总是例行公事,敷衍了事。唯独徐先生为了维护自身的尊严(即所谓的“正当防卫”)“老是绷着脸”,“老是开口骂人”。在总写徐先生的骂人习惯之后,作者重点叙述了一次自己挨骂的经过。起因是一位性急的同学在徐老师作文题还没写完的时候就询问“题目怎么讲”,于是徐老师“转过身来”,“冷笑两声”,“勃然大怒”,“滔滔不绝”地把那个发问的学生痛骂了一顿。“我”出于义愤,挺身而出“分辩了几句”。于是,老先生把所有的怒火都泼到“我”的头上,“我”被“足足骂了”“一个钟头”,由此还得到一个使“我”终身难忘的“警句”:“你是什么东西?我一眼把你望到底!”这一部分,作者用生动的细节描写把徐老师蛮横凶狠好骂的性格刻画得惟妙惟肖。也正因为这个机缘,使徐老师认识了“我”,从而也就使“我”成了从徐老师处“得益最多的学生”。
    这一段的描述看似不敬,看似不雅,但我们丝毫看不出厌恶,看不出仇恨。我们感觉到的更多的却是有趣,好玩,甚至是可爱。作者实际上是在用一种风趣幽默的笔调来调侃自己所喜欢的尊长,不敬的描写中饱含的却是深深的爱意。

[1] [2]  下一页


我的一位国文老师

《我的一位国文老师》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