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扬帆学习网文章频道免费教案语文教案高二语文教案北京的春节

北京的春节

浏览次数: 691次| 发布日期:09-07 18:56:25 | 高二语文教案
标签:人教版高二语文教案,高二语文选修教案,高中语文教案,http://www.yf1234.com 北京的春节,
    ③详略结合,“贴对联”“扫房”“穿新衣” “吃团圆饭”等一笔带过,“备菜”则写的较为详细。
    (三)研读第二部分。
    1、默读这部分,说说这部分可分为几层?
    分三层:
    (9—11)写拜年与游玩;(12—15)写闹元宵;(16)写新年结束,大家又要忙着干活。
    2、默读第二层,说说作者是如何表现过元宵节的热闹的?
    学生讨论后明确:
    先将元宵节与元旦进行对比(如何对比的?),说明元宵节的独特魅力:时美,可出来踏月;景美,可出来赏灯;氛围更美,“女人们轻易不出门,她们可以在灯节里得到自由”。然后写灯,写了灯的数量多,分布广;写灯的用材、形色、种类,突出其“各形各色”。最后又写了孩子们在元宵节的快乐。
    总之,是浓墨重彩,状写元宵节的盛大与热闹。
    3、读“闹元
    (四)研习最后一部分。
    1、齐读这一节。
    2、北京过去和今天的春节有和不同?
    提示:过去,过年跟迷信分不开,现在大家都不迷信了;过去的花费用在神灵身上,现在则不必了;过去儿童有“怕神怕鬼”的恐惧,现在则只快活地过年;过去大家是托神鬼的庇佑,现在则是凭一年的劳动成果快活地过年。
    3、作者的用意何在?
    作者通过新旧社会不同春节的对比,极其巧妙地赞美了新社会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从而使文章更具现实意义。流露作者对新生活的赞美与无比的热爱之情。
    4、感受咱的春节与老北京的春节有什么不同。(联系自己过春节的情况谈一谈。)
    五、归纳写作特色
    1、时间为序,条理清晰。文章整体结构以时间为序,从腊八写起,过小年、除夕前,再写庆新年和闹元宵;具体的节日也是按时间顺序如第一部分的第三层,写“贴对联”“扫房”“备菜”“吃团圆饭”“守岁”等。
    2、口语风格,朴素直白。
    3、运用对比,凸现变化。对比大致有两类:一是春节前后的对比,二是社会新旧风俗的对比。
    板书设计:
    老北京的春节(老舍)
    第一部分(1—8)写迎新年。分三个层次:
    (1—2)写腊八的风俗;         
    (3—6)写腊月二十三过小年的风俗;
    (7—8)写除夕前迎新年的风俗。
    第二部分(9—16)写庆新年和闹元宵。分三层:
    (9—11)写拜年与游玩;(12—15)写闹元宵;(16)写新年结束,大家又要忙着干活。
    第三部分(17)总结全文,深化主题。
    写作特色:时间为序,条理清晰。   口语风格,朴素直白。  运用对比,凸现变化。
北京的春节由教案吧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www.yf1234.com

上一页  [1] [2] 


北京的春节

《北京的春节》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