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扬帆学习网文章频道免费教案语文教案高二语文教案北京的春节

北京的春节

浏览次数: 691次| 发布日期:09-07 18:56:25 | 高二语文教案
标签:人教版高二语文教案,高二语文选修教案,高中语文教案,http://www.yf1234.com 北京的春节,

北京的春节

    《北京的春节》创新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的热闹气氛。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悟作者选材对表达文章主题的作用。
    3、学习本文精妙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目标2、3
    课时划分: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说春节,谈北京
    1、引导学生说说自己家里过春节的情景,调动学生积极的情绪状态。
    2、说说对北京的认识。是呀,北京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是我们国
    家的首都,那里的人们是怎样过春节的呢?
    二、作者介绍
    老舍,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1899年生于北京一个贫民家庭。其父亲在抗击八国联军进攻北京时阵亡。1918年老舍从北京师范学校毕业后任北京市方家胡同小学校长、天津南开中学教员。1924年赴英国,在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任华语教员。并开始写小说,创作了《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三部长篇小说。1936年专门从事写作,创作了《骆驼祥子》。1950年写下了话剧《茶馆》《龙须沟》等。1951年12月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他“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1966年受“四人帮”迫害,8月24日投河自尽。
    三、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找出课文的生字词语。
    2、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3、感知内容,理清思路。
    (1)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老北京的春节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热闹)    
    (2)本文作者是以什么为记叙线索
    (3)全文共17段,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8)写迎新年。
    分三个层次:
    (1—2)写腊八的风俗;         
    (3—6)写腊月二十三过小年的风俗;
    (7—8)写除夕前迎新年的风俗。
    第二部分(9—16)写庆新年和闹元宵。
    第三部分(17)总结全文,深化主题。
    四、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一)快速读一读课文,老北京的春节从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候结束?作者都写了哪些重要日子?按顺序说一说。
    板书:腊月的初旬—正月十九
    腊八——腊月二十三小年——新年——元宵
    (二)研习“迎新年”这部分。
    1、默读课文,,划出表现热闹的句子,谈谈为什么说这些句子能表现出热闹。
    2、这部分作者从几个层面写小年的景象的?
    提示:三个层面:一是商贩的忙碌,二是儿童们的“忙乱”,三是大人们的“紧张”。
    3、第6段写“祭灶王”的习俗时,用的是什么写法?用意何在?
    提示:用对比反映时代发生了变化,人们的认识也发生了改变,反映出两个时代不同的社会现实。用意在于讴歌新时代。
    4、7、8两段按什么顺序来叙述的?两段的侧重点有何不同?如何体现写作上的详略得当?
    提示:
    ①以时间先后分别写了“贴对联”“扫房”“备菜”“吃团圆饭”“守岁”等。
    ②第7段侧重写“忙”,第8段侧重写“热闹”。

[1] [2]  下一页


北京的春节

《北京的春节》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