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三年级数学教案,小学数学教案,小学数学教案设计,http://www.yf1234.com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搭配中的学问》教学设计之一,
(五)小结延伸
师: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你们还想利用所学到的知识,设计有关搭配的其他问题吗?
生纷纷谈感受、归纳方法。
师:我们明晚一起去观赏服装展示会,到时你可以根据设计师衣橱中的服饰,帮他设计一下会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法,好吗?(课件出示琳琅满目的衣橱,至此将知识进一步引向课外。)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基本体现了“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这一重要理念。我在教学中创设了一个个生动有趣、环环相扣的情境。
1.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关注学生,创设了学生感兴趣的情境。一年一度的大连国际服装节值得学生关注,作为一个小市民,学生也乐于关注。有了这样的情感,学生学起数学知识来当然是事半功倍了。此外,“市领导接见外宾过程中,双方握手次数”的情境创设,激发了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欲望,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理解数学问题。
2.在课堂上让学生动起来,去扮演市长与外宾,去充分体验,亲身实践。这也是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开拓学生思维,呼唤学生积极参与、充分合作并交流自己思想的过程。
3.数学学习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等目标的达成,同时也应关注学生道德、价值观的形成。
4.本设计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进了学生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本课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1.从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状态来看,学生确实好奇心强,好问、好动。因而教师可以事先组织学生去寻找、发现、搜集学习资源,并利用学生所搜集的“原始”信息来设计探究性的问题,让学生根据已有生活经验主动构建新知识。这样做可能会比教师直接给出情境,让学生从中发现问题而产生更好的效果;这样会使学生学得更主动,可以更好地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数学课不能只是单纯地为教知识而教,当学生说出各种搭配方法时教师不应该急于要归纳、提升方法,可以抓住学生有争议的地方让学生再次体验。如果师生、生生能够进行丰富交流、讨论,学生的认识就会提高、思维就会越发活跃。
〖案例点评〗
1.本课教学设计强调数学与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之间的联系。
从进入问题情境开始,让学生经历观察、思考、推理等实践活动,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2.把“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突现了出来。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尊重学生,关注学生,发挥了学生的潜能。教师着眼于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尽力让学生去参与体验,给他们充分表达的机会,创造了很好的学习氛围。
3.拓展学习的时空。
数学修养更多地表现为数学眼光,即能运用数学知识去分析生活现象,解决实际问题,思考数学的发展过程。本课教学设计,让学生根据画面提出数学问题,设计游览路线及配菜方案等。几个情境由易到难先后出示,使数学贴近学生生活,变得有趣、生动,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的实用性和社会价值。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搭配中的学问》教学设计之一由www.yf1234.com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www.yf1234.com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搭配中的学问》教学设计之一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搭配中的学问》教学设计之一
浏览次数: 594次|
发布日期:10-05 21:45:56 |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