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扬帆学习网文章频道免费教案生物教案七年级生物教案自然教案-第一册3、1蝗虫

自然教案-第一册3、1蝗虫

浏览次数: 956次| 发布日期:06-12 15:26:32 | 七年级生物教案
标签:初一生物教案,初中生物教案,http://www.yf1234.com 自然教案-第一册3、1蝗虫,
实验2 气门的作用:提示学生准备两杯水,将甲乙蝗虫的不同部位浸入水中,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展示蝉的外骨胳,说明它的产生和结构特点。蝗虫和蝉一样也有外骨胳。请学生仔细观察并阅读课文,师生归纳出它有保护和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但由于不能随着身体的生长而生长,所以有蜕皮现象。蝗虫数量多结农作物危害大,说明它的繁殖力很强,那么它是如何繁殖的呢?
(二)蝗虫的繁殖
投影蝗虫的产卵和发育过程图,学生思考下列问题:
(1)它一生究竟蜕几次皮?
(2)它的受精方式是怎样的(解释受精的概念)?
(3)它把卵产在哪儿?为什么?
(4)它的幼虫和成虫象吗?幼虫叫什么?
(5)我国有些地区一年能繁殖两代,其过程怎样?
最后引导学生总结出蝗虫成为农业第一害虫的原因:感觉和摄食器官发达,能长时间迁飞,繁殖力强。
(三)小结本课 
由学生小结
五、板书设计
体表:有外骨胳,保护、支持。
1对触角:嗅觉和触觉
蝗虫       头部  1对复眼:视觉        感觉和
形态             1个口器:摄食        取食中心                             
结构 身体        3只单眼:感光       
分部       翅2对:前翅保护膜质 
       胸部         的会飞的后翅 运动中心
足3对:前足爬行, 
后足跳跃                  
       腹部:腹部有气门8对,是代谢和生殖中心。                           

自然教案-第一册3、1蝗虫由www.yf1234.com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www.yf1234.com
www.yf1234.com  方式:体外受精
 过程:卵→若虫→成虫三个阶段,属不完全变态发育
二、习题与解析
1.随堂练习
(1) 一只蝗虫和一只螳螂共有足(  )
(A)9对 (B)6对    (C)4对  (D)5对
(2) 蝗虫的取食器官是(    )
(A)舌   (B)上颚   (C) 口   (D) 咀嚼式口器
(3) 气体进出蝗虫身体的门户是(    )
(A)鳃   (B)气门   (C)气管   (D)体壁
2.课后作业
(4)蝉蜕来自蝉的哪一部分?一只蝗虫的四龄虫已蜕了几次皮?
(5)在阳光的照耀下,为什么蚯蚓容易死,而蝗虫却不怕晒?
(6)俗话说:“旱了蝗虫(多),涝了鱼(多)。”这是什么原因?
3.参考答案
 (1)(B)  (2)(D)  (3)(B)  (4) 蝉蜕是蝉的外骨胳,一只蝗虫的四龄虫已蜕了四次皮。(5)蚯蚓体壁湿润有粘液,具有呼吸作用。在阳光照耀下,体壁逐渐干燥,失去呼吸功能,因而死亡。蝗虫用气管呼吸,气门是气体进出的门户,阳光照耀不影响它的呼吸,所以不怕晒。 (6)由于蝗虫的形态结构适于陆地生活,鱼适于水中生活,所以干旱时蝗虫数量会增加,水涝时,鱼的数量会增加。即“旱了蝗虫,涝了鱼”。
3.简要分析
(2)蝗虫以禾本科植物的茎叶为食,而遭受蝗虫的植物往往只剩一些茎杆。说明蝗虫的取食器官  口器非常发达,从结构上看,适于切碎和咀嚼食物的上颚特别坚硬。还有上唇、下唇等共同组成了蝗虫的取食器官  咀嚼式口器。
      



自然教案-第一册3、1蝗虫由www.yf1234.com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www.yf1234.com

上一页  [1] [2] 


自然教案-第一册3、1蝗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