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患重感冒时,往往要用嘴呼吸。在这种情况下,早上醒来时会觉得嗓子非常干,为什么平时用鼻呼吸时,没有这种现象?
5.痰是怎样产生的?为什么不要随地吐痰?
6.根据以上问题,你认为呼吸道除了保证气流的畅通外,还有哪些作用?
7.有了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人体就能完全避免空气中有害物质的危害吗?
8.你知道哪些呼吸系统疾病?你认为应如何预防?
学生分组讨论思考题,教师巡回指导。
师生交流
(第二课时):
问:观察肺的结构图讨论:肺泡外表面缠绕着什么?(生答: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有没有肌肉呢?(生答:没有。)既然没有肌肉,肺泡能不能主动地扩大?(生答:不能。)
出示:一只未吹的气球。
师:就像这个气球一样,气球自己能不能从外面主动地吸入气体,把自己吹大呢?请一学生来吹一下,吹大后,再把气放掉。(生答:不能。)那到底是什么外部力量让肺泡扩大的呢?
学生体验:请每位同学把双手放在胸部的两侧,先深深吸气,再深深呼气,仔细体验自己的胸廓的变化。
师:请大家思考:外界气体到底是怎样进入我们的肺内的呢?动力是什么?
师:下面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胸廓(模型)(胸廓由胸骨、肋骨、脊柱的胸段、肋间肌和膈肌组成)。现在请同学们把手放在胸部两侧的肋骨上,深吸气,感受肋骨和胸廓的变化;深呼气,感受肋骨和胸廓的变化。
结论:深吸气时肋骨向外运动,胸廓扩大;深呼气时,肋骨向里运动,胸廓缩小。
师:胸廓扩大和缩小的运动就是呼吸运动。(进一步启发同学们思考)呼吸运动是怎样完成的?为什么通过呼吸运动会实现肺的通气呢?
生:讨论,交流,表达
师生交流:吸气时,肋间肌和膈肌收缩,胸廓容积扩大,肺随着扩张,肺的体积增大,外界空气进入肺内;呼气时,肋间肌和膈肌舒张,胸廓容积缩小,肺容积缩小,肺内气体呼出体外。所以说,通过呼吸运动完成了肺通气。
师:如果要反映肺在一次呼吸运动中最大的通气能力,用什么表示呢?
生:肺活量
实验探究:学生4人一组,用自制的肺量计测量肺活量
(三)、学生谈收获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感想或触动?
(四)、自我评价 1、2、3
板书设计:
第三节 人体和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
呼吸道:鼻,咽,喉,气管,支气管
www.yf1234.com 1、呼吸系统 (呼吸道不仅是气体出入肺的通道,而且对吸入的气体有清洁、
温暖和湿润的作用)
肺: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2、呼吸运动:胸廓扩大和缩小的运动。
吸气:肋间肌和膈肌收缩———胸廓容积扩大——肺容积扩张——外界空气进入肺内
呼气:肋间肌和膈肌舒张——胸廓容积缩小——肺容积缩小——肺内气体呼出体外
1、 肺活量: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量七年级生物人体和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由www.yf1234.com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www.yf1234.com
七年级生物人体和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