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去参加了以前中学的校庆日活动——市西中学建校五十周年庆祝。
校门口矗立着数只争辉吐妍的花篮,披着红带的迎宾员分列两边。校园里热闹又喧哗,喷泉如在歌唱,彩旗似在舞蹈。不同年龄层的校友们在校园的各处或簇拥而谈,或围坐而聊,人人都比较兴奋。
我发现校舍,操场等处的风格还是老样子,只不过没有印象中那么宏大,走廊和教室却更漂亮更考究了。使用了现代化的装饰,证明母校也在紧贴着社会发展的脉络。
在操场上的大会结束之后,人们有的去参观校史展览和成果展览,有的进入指定的教室,按毕业届次相聚。
我也浏览了展览会。这里的一切展示了作为市重点中学的成果,使我也嗅到了六十年代我们读书时的气息。当时大家崇尚的是“努力学习,全面发展,走又红又专的道路”,校园中盛行的是团结友爱,遵守纪律的风气。
在一只教室门口,我探视一番找不到熟悉的人,正要离去时被人拍了臂膀,一看是以前相邻班级的同学。他是原校排球队的主力二传手,现在在交大工作。我们转向另一只教室,见到许多同一届的熟人。他也被同学们认出,纷纷与之问候。因为他是排球队的,打球时尽力为他人进攻创造条件,又为人沉稳,所以同学们都对他印象较好。
我见到的一些同届同学中,有的叫得出名字,有的脸很熟名字却叫不出了,只得互相自我介绍。有趣的是由于不是同一班级,有许多人以前是不大交往的,现在相隔多年后反倒交谈起来。
老同学们分发名片,互通情况。我们这批老三届的人,有的在搞技术工作,有的任公司经理,有的做外商代理。
我相信,不管从事何种职业,这些同学都是认真投入尽力搞好的。也许有不少人因为认真待人,认真做事而备尝各种人生的苦涩。回顾离开母校的历程,伴随着成果和开拓的是奋斗和付出。
大家自发地围聚而坐,没有人主持,也没有人定议程,一切都是自发的。在母校的教室中,见到熟悉的同学,大家都仿佛回到了一种熟悉的梦境中,体会到年青时执著的追求和纯真的友谊。有多人在轻声交谈者,更有许多人语塞了,可能在感慨时光的流逝将自己逼为半百的同龄人。
我们留下了通讯地址,为的是今后以老三届校友为对象单独组织一次活动。
中午时分我离开还在喧闹中的校园,开着助动车回家。行进在马路上,我意识到又回到了现实生活。然而,我还是带着一份温婉的感情。 回想起今天的返校活动,我好像又回到了过去,重温了人生的历史。
我在市西中学的后来几年,也是历史的转折时期。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授课作业已停止。同学们都投入运动,尝试做社会浪潮中的先锋,以彪炳于历史篇章。第二年中,有热血的演讲,有激昂的文字,还有触目的场景以及严峻的分配。人们游说,辩论,结盟,分化。校园就像一个舞台,教师员工和学生中各色人纷纷表演,人们发现瑕瑜互见,也体会到了纯真,高尚以及卑劣和无耻。
这一切都是其他年代毕业生所没有经历过的,所以对我们来讲,中学的生活印象更深刻,感触也更强烈。
总的讲起来那些日子是一曲献身投入的歌,一首追崇理想的诗。
今天,老同学们大多是久未见面了,有不少是毕业廿八年后的重逢,竞还看上去很熟。处于不断寒暄,互相介绍近况的状态,人们还没有好好尽兴而谈。其实,大家有着大体相同的经历,又处于同一社会环境中,肯定有不少共同的感慨。如对子女的教育,对社会腐败的看法,经济生活中搏击的体会等等,这一切都是共同的话题。
早步入中年的人已不再天真了。在这个功利的社会中,地位和财富是人们竞争的目的,也是衡量一个人成功的标志。学校布置的展览会上,就在醒目处放置了国家教委和外交部负责人的亲笔贺幅。一切当面的礼遇是代替不了背后的评判的。
市西中学校庆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