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研兴校方针的指导下,上学期科研室较好地完成了计划中规定的各项工作,使我校的教育科研工作不断开拓新的领域。呈现出改革力度较大,发展速度较快,规范管理日益强化的特点。
1.重点科研项目进展顺利。
目前我校承担的国家级科研课题,有的已经结题,有的正在全面顺利展开。继我校承担的“重点高中分层次教学”和“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与方法”两个课题,分别在20xx年11月和20xx年5月完成结题工作以后,“德育自我塑造”和“智育自我开发”两个课题,上学期也完成了结题工作。我校撰写的总结报告在中央教育科研所召开的总结会上作了重点发言,目前汇集两个课题结题材料的《地域素质教育实施的策略》已经由市教委编印完成,由红旗出版社正式出版。“构建唐山一中微机网络教学体系”作为全国教育技术现代化的科研课题,先后在全国教育技术现代化实验学校广州研讨会和成都研讨会议上代表河北省做了专题发言后,正按计划逐步展开。现已完成了中期总结,总结材料已经上报省电教馆。可以说这项研究我校在全省中等教育界是处于领先地位的。按照省市教委和省教育科研所的部署,科研室认真组织了省级“十五”规划课题的申报工作,我校教师踊跃报名,积极撰写申请报告,经过科研室筛选,校长决定,共申报重点课题11项,一般课题10项。
2.强化考核,全面推进,教育科研成果比较丰硕。
半年来,各个学科都涌现出了一批教育科研的骨干,近100篇教改和教研论文在各类刊物发表或在省市获奖,较前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正是有了这些老师的积极努力,才推动我校的科研氛围日趋浓烈。为了进一步推动教育科研向深入发展,科研室拟订了《唐山一中教育科研考核与奖励暂行办法》,业已经校长办公会议通过,并于20xx年正式实行。参照此办法,科研室对20xx年的科研状况进行了考核,依据考核结果,确认政治组、史地组、生美劳心理组为年度教育科研先进集体,确认王来宁、娄燕、田民、王司宇、高丽英、李艳华、王振良、陈玉珍、路金声等30名教师为教育科研优秀个人,并进行了奖励。
3.教育科研日益规范,科研兴校的力度逐步加大。
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上学期科研室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兼职教研员队伍。11名教研员严格按要求履行自己的职责,在听课、评课、帮助青年教师,活跃本学科教研气氛,指导论文写作、参与网上学校课件的撰写和审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按科研室的部署,就怎样帮助后进生和如何适应3+X高考模式改革等重点问题进行了认真研究,每人完成了1-3篇水平较高的教育科研论文。与此同时,继续编辑出版《学海文汇》杂志,创办了《唐山一中校刊》,使我校的教育科研阵地更加广阔,有效扩大了学校的社会影响。为此,赵凤岭、李艳华等老师在承担教学工作的同时,做了大量繁杂的事物性工作。
4.教育技术现代化进展迅速,图书馆工作出现新局面。
在装设了校长办公系统和校园微机网络系统后,我校的电教设备基本达到了省内中学的较高水平。半年来,电教馆在人员较少的情况下,尽最大努力为教育教学第一线服务,先后完成了新增27个多媒体教室、第三微机教室的设备安装、调试,校长评估系统扩建,建设全校虚拟电话网等任务。同时对师生进行了四期新教学设备使用培训。据统计,录制各类研究课48节,维修设备约20xx次,音像播放约100课时,英语播放80次,新闻播放100多次,接待教师听课200多次。此外,还承担了配合学校活动课,接待外来参观考察的录像、照相等任务。宋攀、于学凤老师虚心好学,勤奋努力,进步显著,刁振营老师带病坚持工作,王芳老师在怀孕期间照样保持了高度的工作热情,受到师生广泛好评。
在科研室的协调和各处室的共同努力下,校园网络和网上学校的运作也有了新的进展。在基本上形成了含纳7 个重点学科和3个年级的比较完整的网上教学体系后,加强了与兄弟学校的合作,与联想集团和北大附中等组成了远程教育联盟,我校被推举为全国中学远程教育联盟的常务理事,为今后进一步展开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半年来,网管中心完成了校园网的扩容,交换设备的安装、调试和集成,实现了与国际互联网的宽带接入,校园网站点更新4次。维修故障近3000人次。开发了网上电子图书馆和VOD视频中心,整理图书4万余册,电影200余部。开发编制完成了“唐山一中教职员科研档案管理系统”软件,在上述工作中,赵颖等老师作出了贡献。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唐山一中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工作总结